[发明专利]一种秋葵用防治型叶面肥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6788.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0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自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百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吴琼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面肥料 叶面肥 天然植物提取液 氨基酸粉 复合菌粉 抗病效果 丙烯 微量元素 艾叶油 丙二醇 甘草酸 葡聚糖 芹菜素 硫化 防治 凹土 增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秋葵用防治型叶面肥,涉及叶面肥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原料:微量元素、硫化丙烯、艾叶油、甘草酸、芹菜素、凹土粉、丙二醇、水溶性青稞β‑葡聚糖、复合菌粉、氨基酸粉、天然植物提取液。本发明的叶面肥料抗病效果好,增产增收,经济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面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秋葵用防治型叶面肥。
背景技术
叶面肥是指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植物的叶片有上下两层表籽,由表籽细胞组成,表上细胞的外侧有角质层和蜡质,可以保护表籽组织下的叶肉细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条件变化的影响,叶片表现还有许多微小的气孔,行使气体更换的功能。叶面肥施加到叶子表面后即可通过微孔渗入到叶片中。但是目前叶面肥料的抑菌杀虫效果并不是很好,导致农作物产量难以提升,因此,研制出一种抑菌杀虫、增产增收的农作物叶面肥料相当有必要。
公开号为CN106348942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杀虫叶面肥料,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氯氰菊酯6-8份、天然维生素2-4份、杀虫菌1-2份、腐植酸螯合微量元素3-5份、氨基寡糖素5-7份、三氯氰戊菊2-4份、雷公藤提取液3-5份、玉米粉6-8份、蒸馏水200-300份。该种叶面肥料可使农作物产量更高,但是实施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成本较高,叶面肥料的抑菌杀虫效果差。
授权公开号为CN102336605B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苎麻用氨基酸叶面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肥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氨基酸15~20%、硝酸钾0.5~1%、硫酸钾0.5~1%、硝酸钙0.1~0.3%、硫酸镁0.15~0.3%、硫酸锰0.05~0.1%、五水硫酸铜0.25~0.5%、七水硫酸锌0.25~0.5%、四钼酸铵0.1~0.2%、硫酸亚铁0.2~0.5%、EDTA铁钠0.5~1.5%、硼酸1~2%、硝酸铵1.5~2.5%、农用硝酸稀土0.05~0.15%、α-奈乙酸0.01~0.03%、复硝酚钠0.1~0.2%、磷酸铵1~5%、其余为水,各组分之和为100%;该种叶面肥料可提高苎麻产量及品质,但其抑菌杀虫功效还需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秋葵用防治型叶面肥,该种叶面肥料抗病效果好,增产增收,经济效益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秋葵用防治型叶面肥,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
微量元素2.2份;
硫化丙烯2.8份;
艾叶油5.5份;
甘草酸1.8份;
芹菜素2.3份;
凹土粉19份;
丙二醇7.5份;
水溶性青稞β-葡聚糖1.35份;
复合菌粉2.7份;
氨基酸粉3.2份;
天然植物提取液38份;
上述氨基酸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份组成:甘氨酸1.5-2.5份、亮氨酸3-4份、丙氨酸1-2份、色氨酸1-2份、赖氨酸2-3份、谷氨酸2-3份、精氨酸1-2份。
进一步地,上述叶面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Ⅰ:取凹土粉研磨至细度为380μm,加热升温至45℃,加入甘草酸和芹菜素混合搅拌6.5min,搅拌条件下,再加入重量份64%的天然植物提取液,加热升温至51℃后,保温搅拌11min,得物料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百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百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6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