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有机硅压敏胶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7004.1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睿;李逢振;谢豪;霍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徽瑞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4 | 分类号: | C09J183/04;C09J175/04;C09J201/00;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硅压敏胶 水性有机硅 压敏胶 三羟甲基丙烷 配方 水性聚氨酯 水性树脂 制备工艺 二甲苯溶液 有机硅氧烷 工作效率 甲苯溶液 促进剂 亲水性 湿润剂 消泡剂 溶解 消耗 | ||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压敏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性有机硅压敏胶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所述水性有机硅压敏胶按照重量的配方如下:有机硅氧烷30‑45份、甲苯溶液15‑26份、二甲苯溶液25‑34份、水性树脂12‑20份、三羟甲基丙烷16‑30份、水性聚氨酯10‑18份、促进剂3‑6份、湿润剂11‑16份、水溶液75‑90份、消泡剂2‑5份。本发明中通过加入水性树脂、三羟甲基丙烷和水性聚氨酯,使得有机硅压敏胶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使得有机硅压敏胶便于溶解于水,从而方便对有机硅压敏胶进行清理,不仅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力的消耗,还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压敏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有机硅压敏胶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与橡胶型及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相比,有机硅压敏胶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耐湿热老化、耐溶剂、耐腐蚀和介电性能,对多种低表面能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在-100℃~260℃的宽泛温度范围内可以长期保持性能稳定,目前,常用的有机硅压敏胶一般是由有机硅氧烷作为主体材料,借助大量的苯、甲苯等有毒有机溶剂缩合制备而成,而现有的有机硅压敏胶在与被粘接的物体时间接触后,有机硅压敏胶会附着在被粘接的物体上,由于有机硅压敏胶附着在被粘接物体上比较牢固,因此在清理有机硅压敏胶时较为麻烦,不仅浪费时间,还小号大量的体力,而且清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性有机硅压敏胶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水性有机硅压敏胶的配方,所述水性有机硅压敏胶按照重量的配方如下:有机硅氧烷30-45份、甲苯溶液15-26份、二甲苯溶液25-34份、水性树脂12-20份、三羟甲基丙烷16-30份、水性聚氨酯10-18份、促进剂3-6份、湿润剂11-16份、水溶液75-90份、消泡剂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性有机硅压敏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有机硅氧烷,将有机硅氧烷加入反应器内,并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甲苯溶液和二甲苯溶液,使得机硅氧烷在甲苯溶液和二甲苯溶液中发生缩合反应,从而制得有机硅压敏胶;
S2、在S1中的有机硅压敏胶制备完成后取出,将有机硅压敏胶、水性树脂、湿润剂、消泡剂和水溶液分别投入搅拌器内,控制搅拌器的温度为60-70℃、搅拌的速度为300-400r/min的情况下工作2-4小时;
S3、在S2加工完成后,将水性聚氨酯投入搅拌器中后,将促进剂加入搅拌器中,控制搅拌器的温度为70-90℃、搅拌的速度为1000-1300r/min的情况下工作1-1.5小时;
S4、在S3加工完成后,将三羟甲基丙烷加入搅拌器中,控制搅拌器的温度为180-220℃、搅拌的速度为550-700r/min的情况下工作3-5小时后制得水性有机硅压敏胶;
S5、在S4加工完成后,将水性有机硅压敏胶的温度控制在150-170℃,并且通过过滤器对水性有机硅压敏胶进行过滤除杂;
S6、在S5过滤的过程中,将过滤完成的水性有机硅压敏胶通过容器存放,在水性有机硅压敏胶全部过滤完成后,将水性有机硅压敏胶放置在烘箱内,并且烘箱的温度为100-120℃,去除水性有机硅压敏胶内多余的水分;
S7、在S6加工完成后,将水性有机硅压敏胶取出,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冷却处理。
优选的,在S2搅拌的过程中,使用超声波发射器发出超声波。
优选的,所述搅拌器为加热式搅拌器。
优选的,所述反应器为塔式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徽瑞百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徽瑞百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7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