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角道集提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8857.7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6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时磊;刘俊州;温立峰;王震宇;刘兰峰;夏红敏;许云书;张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道集 提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角道集提取方法,包括:
步骤1: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保证CMP道集上的各记录来自同一反射点;
步骤2:对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扫描,获得地层倾角信息,给定角道集的角度范围;
步骤3:根据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与所述地层倾角信息,通过射线追踪方法,获得N层介质模型的偏移距,进行插值,得到当前角度下对应的振幅;
步骤4:对所有采样点与所述角度范围内的所有角度重复步骤3,获得角道集剖面;
其中,通过公式(1)获得N层介质模型的偏移距:
其中,vi为第i层地层速度,α为入射角,zi为第i层界面反射点垂深,t为第N层界面的旅行时,αN-1代表对应第N层界面下行波与垂线夹角,γN为对应第N层界面的倾角,α'i表示对应第i层界面上行波与垂线的夹角,z′i为对应第i层上行波界面处垂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道集提取方法,其中,所述预处理为DMO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道集提取方法,其中,所述预处理为叠前偏移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道集提取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N层介质模型的偏移距,进行插值并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当前角度下对应的振幅。
5.一种角道集提取系统,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1: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保证CMP道集上的各记录来自同一反射点;
步骤2:对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扫描,获得地层倾角信息,给定角道集的角度范围;
步骤3:根据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与所述地层倾角信息,通过射线追踪方法,获得N层介质模型的偏移距,进行插值,得到当前角度下对应的振幅;
步骤4:对所有采样点与所述角度范围内的所有角度重复步骤3,获得角道集剖面;
其中,通过公式(1)获得N层介质模型的偏移距:
其中,vi为第i层地层速度,α为入射角,zi为第i层界面反射点垂深,t为第N层界面的旅行时,αN-1代表对应第N层界面下行波与垂线夹角,γN为对应第N层界面的倾角,α'i表示对应第i层界面上行波与垂线的夹角,z′i为对应第i层上行波界面处垂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道集提取系统,其中,所述预处理为DMO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道集提取系统,其中,所述预处理为叠前偏移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道集提取系统,其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N层介质模型的偏移距,进行插值并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当前角度下对应的振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88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震波模拟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时变稀疏反褶积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