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聚糖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9845.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杨;徐勤霞;成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03 | 分类号: | D06M15/03;D06M16/00;D06M11/45;D06M11/44;D06M13/152;D06M101/1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 抗菌层 制备 壳聚糖抗菌 抗菌材料 纤维编织 晾干 紫草素 蚕丝 浸泡 表面活性剂 纳米氧化铝 纳米氧化锌 酵素 抗菌效果 壳聚糖 舒适性 聚糖 透气 涂覆 种壳 组份 固化 取出 覆盖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抗菌材料,包括基材及覆盖在基材上的抗菌层,基材由蚕丝和纤维编织而成,且基材经由紫草素浸泡,抗菌层由以下组份组成:壳聚糖、酵素、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锌和表面活性剂。本发明还提供了壳聚糖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由蚕丝和纤维编织而成的基材置于紫草素溶液中浸泡0.5‑1.5小时,取出晾干;(2)在晾干后的基材上涂覆抗菌层,并固化。本发明的抗菌材料,舒适性好,透气且具有多重抗菌效果,且制备简单,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壳聚糖抗菌材料。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药相关领域中,抗菌材料应用广泛,对人们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抗菌材料大多有毒、透气性不好且抗菌性能不够理想,其中有些抗菌材料对皮肤还具有刺激性,这些材料应用于医学领域时局限性比较大。虽然市场上存在一些壳聚糖类的抗菌材料,它们有不错的抗菌效果,但是壳聚糖的抑菌效果也有限,仍然不能满足人们对抗菌材料的需求。因而,提供一种抗菌性能良好,成本低且舒适度高的抗菌材料成为了一种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壳聚糖抗菌材料,该抗菌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且成本低,透气性好,制备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抗菌材料,包括基材及覆盖在基材上的抗菌层,基材由蚕丝和纤维编织而成,且基材经由紫草素浸泡,抗菌层由以下组份组成:壳聚糖、酵素、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锌和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抗菌层包括以下组份:壳聚糖15-42份、酵素3-5份、纳米氧化铝 2-4份、纳米氧化锌1-2份、表面活性剂0.5-1份。
优选地,壳聚糖为水溶性壳聚糖。
优选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30-100nm。
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30-100nm。
优选地,纤维为棉纤维和麻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表面活性剂为聚硅氧烷季铵盐。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壳聚糖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由蚕丝和纤维编织而成的基材置于紫草素溶液中浸泡0.5-1.5小时,取出晾干;
(2)在晾干后的基材上涂覆抗菌层,并固化,其中所述抗菌层由壳聚糖、酵素、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锌和表面活性剂组成。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抗菌材料包括基材及覆盖在基材上的抗菌层,基材由蚕丝和纤维编织而成,且所述基材经由紫草素浸泡,因而基材层具有良好的透气和舒适性。抗菌层由壳聚糖、酵素、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锌和表面活性剂制得,其中,壳聚糖和酵素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纳米氧化铝起到分散作用,表面活性剂使得抗菌效果更好。此外紫草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因而,本发明的抗菌材料具有突出的抗菌效果,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壳聚糖抗菌材料,包括基材及覆盖在基材上的抗菌层,基材由蚕丝和棉纤维编织而成,且基材经由紫草素浸泡而得。抗菌层由水溶性壳聚糖15份、酵素3份、纳米氧化铝2份、纳米氧化锌1份和聚硅氧烷季铵盐0.5份组成。其中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30nm。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30nm。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9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