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胶热缩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0345.4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薛雪强;俞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沃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23/06;C08L23/08;C08K13/02;C08K3/22;C08K3/32;C08K3/02;C08K3/38;C08K5/134;C08K5/526;C08K5/372;C08K5/13;C08J3/22 |
代理公司: | 31297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高 |
地址: | 215221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指数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带胶热缩管 聚乙烯 环保型阻燃剂 环境保护效益 复合稳定剂 化学性能 热缩套管 电性能 热熔胶 增粘剂 重量份 颜料 | ||
本发明涉及热缩套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带胶热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计算,热熔胶30‑50份,其熔融指数为10‑15g/10min;聚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10‑20份,其熔融指数为10‑18g/10min;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5‑15份,其熔融指数为20‑40g/10min;环保型阻燃剂10‑20份;增粘剂1‑5份;复合稳定剂5‑10份;颜料2‑4份;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电性能和化学性能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的,适合大规模推广的带胶热缩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缩套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胶热缩管及其制 造方法。
背景技术
热缩套管又名热收缩保护套管,为电线、电缆和电线端子提供绝 缘保护,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家电、通讯和石 油化工等领域。由于热缩套管对各种线束、焊点、线缆接头、金属管, 主要起到绝缘保护、密封防潮、防锈、防蚀、防震动脱位等作用。因 此,对热收缩套管的密封性、阻燃性、绝缘性、防腐蚀性等物理性能 要求严格。
现有技术中,热收缩套管,尤其是单壁热收缩套管,存在密封性 能低等缺陷。若热收缩套管的密封性能低的话,无法对各种线束、线 缆接头、金属管等起到密封防潮、防震动脱落等作用,则会导致内部 线束、线缆接头、金属管锈蚀、腐蚀,从而影响整体设备工作运行。
但普通的热缩管已经无法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这就给我们提出了 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必须开发一种既能防水密封,又要有一定的机 械强度、良好的电性能和化学性能的一种新型的热缩产品。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胶热缩管及其制造方 法,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电性能和化学性能特 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的,适合大规模推广的带胶 热缩管。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胶热缩管,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计算,热熔胶30-50 份,其熔融指数为10-15g/10min;聚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10-20 份,其熔融指数为10-18g/10min;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5-15份,其 熔融指数为20-40g/10min;环保型阻燃剂10-20份;增粘剂1-5份;复 合稳定剂5-10份;颜料2-4份。
一种带胶热缩管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制造母料:采用先进的专用母料生产线,将化学配方按配方 比例称重量然后混合,将混合好的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造粒生产成 聚烯烃功能母料。
S2:挤出:将所述母料吸入挤出机的料斗中,其挤出温度设定为 100-140℃,选择不同规格的口模和芯棒,挤出对应尺寸的半成品。
S3:辐照:对挤出的半成品采用辐射交联改性,用于增强热缩套 管的耐温性能、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S4:扩张:采用预热到200-320℃用外力扩张的方式,将热缩套管 的口径变大,然后放至冷水槽迅速冷却到常温,完成热缩套管的扩张 定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保型阻燃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聚磷酸铵、 红磷、硼酸锌、有机磷系阻燃剂、有机氮系阻燃剂的任意一种或混合 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稳定剂由钙盐、锌盐、润滑剂、抗氧剂等 为主要组分采用特殊复合工艺而合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 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硫代二丙酸二(十八) 酯、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N,N'-双[3-(3,5-二叔 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肼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沃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沃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0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