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有机污染场地的电流加热原位热脱附电极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0698.4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5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吕正勇;刘泽权;冯国杰;卫阿四;刘登山;宋盘龙;范吉强;刘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戴凤仪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污染 加热区 非加热区 电极井 热脱附 电流加热 精准化 加热 填充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导电性能 电极周围 绝缘性能 电极 修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的电流加热原位热脱附电极井,电极井开设于有机污染场地,电极井包括加热区和非加热区,加热区设置于非加热区下方;加热区中设置有电极,加热区中电极周围填充有具有导电性能的加热区填料,非加热区填充有具有绝缘性能的非加热区填料。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对有机污染场地进行精准化的加热,从而实现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原位热脱附,同时由于加热的精准化,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对有机污染物的热脱附效果,从而提高了对有机污染场地的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的电流加热原位热脱附电极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展了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工程,以江苏为例,目前已完成近10项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并且随着污染企业的搬迁整治,多个污染场地修复工程还在陆续实施。然而,目前我国的污染场地修复刚刚起步,现有的修复工程大多采用异位填埋和水泥窑共处置等异位处理方式(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而采用的原位修复技术被大量急功近利地使用(如常温热解析的过度使用、短期内过量注入氧化药剂),导致许多修复项目半途而废。因此,我国现阶段亟需开展有效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
原位热脱附技术是有机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中一项重要手段,主要用于处理一些比较难开展异位环境修复的区域,例如,深层土壤以及建筑物下面的污染修复。原位热脱附技术是将污染土壤加热至目标温度,通过控制系统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有选择地促使污染物气化挥发,使目标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去除。热脱附过程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机化合物挥发和裂解等物理化学变化。当污染物转化为气态之后,其流动性将大大提高,挥发出来的气态产物通过收集和捕获后进行净化处理。
原位热脱附具有治理效果好,二次污染小,对场地扰动小等优点。但是原位热脱附,特别是燃气加热的原位热脱附不能单纯加热指定深度区间,需要将场地从最低处到最高处通体加热,造成能量的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的电流加热原位热脱附电极井,通过在电极井下层的加热区填充导电的加热区填料,在加热区填料中设置电极,在加热区上层填充绝缘的非加热区填料,从而根据有机污染场地的特性设置电极和加热区的深度和位置,实现对有机污染场地进行精准化的加热,实现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原位热脱附修复,同时由于加热的精准化,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对有机污染物的热脱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的电流加热原位热脱附电极井,所述电极井开设于有机污染场地,所述电极井包括加热区和非加热区,所述加热区设置于所述非加热区下方;所述加热区中设置有电极,所述加热区中所述电极周围填充有具有导电性能的加热区填料,所述非加热区填充有具有绝缘性能的非加热区填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极井中的所述加热区和所述非加热区设置为多段,所述加热区和所述非加热区间隔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极井中还设置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上管口与供水装置相连通,所述补水管的下管口延伸入所述电极井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极为导电板或导电棒,所述电极通过电缆与地面上的供电系统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极材质为铁或石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热区填料为钢珠、金属粉或石墨颗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非加热区填料包括石英砂、膨润土或水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极井还包括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覆盖于井口,所述密封层为耐温防水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06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染土壤热解喷淋修复装置
- 下一篇:修复土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