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修复顶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1079.7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沈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金玉雄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修复 顶管 自修复层 胶囊 环氧树脂基体 修复 混凝土层 聚合反应 内防腐层 外防腐层 依次设置 聚合物 单体环 二聚体 戊二烯 建筑材料 催化剂 裂缝 填补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自修复顶管。一种自修复顶管,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外防腐层、自修复层、混凝土层、内防腐层,所述的自修复层包括环氧树脂基体、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的修复胶囊、催化剂胶囊,所述的修复胶囊中包含单体环戊二烯二聚体。本发明顶管产生裂缝时其自修复层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对缝隙进行填补,形成自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自修复顶管。
背景技术
顶管深埋于地下,其外表面长期与土壤直接接触,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离子成分以及水分,长时间的对顶管造成腐蚀,容易使顶管产生裂缝,而这些裂缝一般都是自外向内,不易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修复顶管,解决现有的顶管受到腐蚀产生裂缝时不易修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修复顶管,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外防腐层、自修复层、混凝土层、内防腐层,所述的自修复层包括环氧树脂基体、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的修复胶囊、催化剂胶囊,所述的修复胶囊中包含单体环戊二烯二聚体。
外防腐层作为第一道防线,当外防腐层被破坏,裂缝延伸到自修复层时自修复层中环氧树脂基体内的修复胶囊、催化剂胶囊被破坏,释放出单体环戊二烯二聚体、催化剂,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对缝隙进行填补,形成自修复。
作为优选,所述的催化剂为三氟化硼合乙醚。三氟化硼合乙醚可实现较低温度(5至25℃)的快速催化,实现快速修复。
作为优选,所述的修复胶囊的胶囊壁包括脲醛树脂、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作为优选,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胶囊壁包括脲醛树脂60~80份、环氧丙烯酸酯树脂100~120份。形成的胶囊壁硬度适中,不轻易破损也能在产生裂缝时及时破损。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凝土层内嵌有钢纤维网,所述的钢纤维网外表面覆盖石墨层。钢纤维网形成张力,产生裂缝时在张力的作用下防止裂缝延伸,钢纤维网外表面覆盖石墨层,对钢纤维网进行防腐,同时便于钢纤维网的环结之间的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防腐层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N,N-二甲基乙醇胺、聚氨酯、消泡剂。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同时起到防水的作用。
作为优选,按照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外防腐层包括环氧树脂6~10份、丙烯酸4~6份、N,N-二甲基乙醇胺4~8份、聚氨酯11~15份、消泡剂1~2份。
作为优选,按照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外防腐层包括环氧树脂8份、丙烯酸4份、N,N-二甲基乙醇胺6份、聚氨酯12份、消泡剂1.25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发明顶管产生裂缝时其自修复层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对缝隙进行填补,形成自修复;本发明可实现较低温度(5至25℃)的快速催化,实现快速修复;本发明的胶囊壁硬度适中,不轻易破损也能在产生裂缝时及时破损;本发明钢纤维网形成张力,产生裂缝时在张力的作用下防止裂缝延伸,钢纤维网外表面覆盖石墨层,对钢纤维网进行防腐,同时便于钢纤维网的环结之间的滑动;本发明外防腐层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同时起到防水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列举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自修复顶管,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外防腐层、自修复层、混凝土层、内防腐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金玉雄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金玉雄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1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口径顶管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座式弹簧支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