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OpenFlow的软件定义网络中报文排序的方法和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1236.4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9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蛟;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41;H04L12/851;H04L12/7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openflow 软件 定义 网络 报文 排序 方法 网络设备 | ||
本发明为实现OpenFlow的软件定义网络中的报文排序。软件定义网络(SDN)OpenFlow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耦合到所述处理器且包括流管道的存储器系统,其中,所述流管道包括一系列流表,每个所述流表包括至少一个匹配域,所述匹配域对应于多个网络服务,所述匹配域是基于所述网络服务的优先次序、在所述网络服务间共享的匹配域、所述匹配域的共享依赖关系以及处理速度排序的,所述优先次序基于网络服务的重要性以及网络服务的使用频率。
相关申请案交叉申请
本发明要求2013年11月25日Jiao Wang等人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实现OpenFlow的软件定义网络中的报文排序”的申请号为14/089295的美国非临时申请的在先申请优先权,其要求2012年11月29日Jiao Wang等人递交的发明名称为“SDN-OpenFlow下的多流表设计和实现机制”的申请号为61/731389的美国临时申请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这两个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关于由联邦政府赞助研究或开发的声明
不适用。
参考缩微胶片附录
不适用。
背景技术
现代通讯网络包括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节点,如路由器、交换机、网桥、以及其他设备。多年来,网络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导致网络节点形成相互交织的网。因此,节点供应商们已经在努力定制、优化以及改进节点的性能。软件定义网络(SDN)就是一种解决这种定制、优化以及改进方面的问题的新兴网络技术。通过从路由、资源和其他管理(即,控制面)功能中解耦数据转发(即,数据面)功能,SDN简化了网络。因此,传统网络节点可以同时提供数据面功能和控制面功能,而SDN节点可以提供数据面功能,SDN控制器可以提供控制面功能。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服务,例如,OpenFlow,可以将数据面和控制面之间的交互标准化,且可以实现节点和控制器不特定于任何供应商。因此, SDN结合诸如OpenFlow的开放API服务,能够改善定制、优化和性能。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OpenFlow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耦合到所述处理器且包括流管道的存储器系统,其中,所述流管道包括一系列流表,每个所述流表包括至少一个匹配域,所述匹配域对应于多个网络服务,基于所述网络服务的优先次序,在所述网络服务间共享的匹配域、所述匹配域的共享依赖关系以及处理速度将所述匹配域排序,所述优先次序基于网络服务的重要性以及网络服务的使用频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OpenFlow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耦合到所述处理器且包括流管道的存储器系统,其中,所述流管道包括一系列编号为0到11的流表,其中,流表0和流表1用于实现访问控制列表(ACL)服务,流表2 用于实现业务定位服务,流表3用于实现层二转发服务,流表2、流表3和流表4用于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服务,流表2和流表5用于实现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服务,流表2、流表6、流表7和流表8用于实现第四版因特网协议(IPv4)服务,流表2、流表 6、流表9和流表10用于实现第六版因特网协议(IPv6)服务,流表11用于实现至少一种附加服务。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涉及软件定义网络(SDN)OpenFlow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择多个网络服务,基于网络服务的重要性以及网络服务的使用频率将所述网络服务按优先次序排序,确定每个所述网络服务对应的匹配域,设计带有一系列流表的流管道,其中,每个所述流表包括所述匹配域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述优先次序、在所述网络服务间共享的匹配域、所述匹配域的共享依赖关系以及处理速度将所述匹配域排序。
以下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对以上以及其他特征做更清晰明了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现参阅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而描述的以下简要说明,其中的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12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