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下分级式锂离子电池端子切除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1682.5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7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汪形艳;张俊丰;曹靖;黄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冷玉萍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除 锂离子电池 方法和装置 紧固机构 传输带 分级式 绳锯 种液 报废 连续化生产 安全环保 尺寸分类 过程分级 生产效率 保护仓 保护液 电处理 浸没 产能 紧固 向内 液面 液下 氧气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下分级式锂离子电池端子切除方法和装置,报废的锂离子电池按几何尺寸分类后按序列连续进入液下,将电池紧固后进行端子切除,切除过程分级进行,由两侧最外二排端子开始切除,逐级向内,直到切除全部端子。实现本功能的装置由保护液仓、传输带、紧固机构和多级绳锯组成,传输带、紧固机构和多级绳锯组成的系统浸没在保护仓液面以下。本发明的方法在隔绝水和氧气的条件下逐级切除报废锂离子电池的端子,不需要先进行余电处理,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工艺非常简单,端子切除彻底,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安全环保,产能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下分级式锂离子电池端子切除方法和装置,用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过程中的端子切除。
背景技术
截至2017年底,我国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80多万辆,装配动力蓄电池约 86.9GWh,2018年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预计到2022 年累计将超过40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随意堆弃将对大气、水和土壤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同时也造成了有价资源的极大浪费。将废弃电池进行清洁回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需求。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关键环节是电池的拆解,退废旧锂离子复杂程度很高、退役后仍有余电,且含有化学性质活泼的锂元素以及污染大且易燃的有机、含氟电解液,这些物质遇到水和氧气极易燃烧,这些属性为退役锂动力电池的安全处置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废旧动力电池在拆解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存在有毒废气排放,在拆解过程中极易形成短路,引起电池起火爆炸,回收拆解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这些问题导致电池回收再利用或者拆解时极为不便。目前国内现有的废旧电池拆解过程存在以下缺点:1)整个拆解过程不连续的生产,效率低下;2)电芯内部电解液等有机物在整体拆解时有燃烧、爆炸的隐患,拆解可能需要低温环境,但冷冻降温成本又很高,并不适于高容量的动力电池的拆解。3)拆解过程中,操作者可能接触到电池废液和吸入有害气体,危害健康。因此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迫切需要自动化高安全环保的拆解技术,真正实现动力电池节能环保、安全可靠、高效地拆解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下分级式锂离子电池端子切除方法和装置,实现废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规范化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下分级式锂离子电池端子切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报废的锂离子电池的端子切除过程在液体浸没下完成,隔绝空气和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报废的锂离子电池先按几何尺寸进行分类,按序列连续浸入液体中,将电池紧固后进行端子切除,切除过程分级进行,由两侧最外二排端子开始切除,逐级向内,直到切除全部端子,端子和电池分离后,分别进入端子和电池的后续处理环节。
进一步地,浸没电池用的液体为碳酸二丁酯、碳酸二辛酯和碳酸二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用于端子切除的装置,包括传输带、紧固夹板、绳锯和保护液仓,所述的紧固夹板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紧固夹板设置于传输带的两侧,若干块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绳锯,所述的绳锯为若干级,传输带、紧固夹板和绳锯组成的系统浸没在保护液仓的液面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的绳锯为两级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方法在隔绝水和氧气的条件下逐级切除报废锂离子电池的端子,不需要先进行余电处理,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工艺非常简单,端子切除彻底,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安全环保,产能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1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