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悬浮列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2193.1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0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祚 |
主分类号: | B60L13/04 | 分类号: | B60L13/04;B61D17/00;E01B25/30;E01B25/32;B32B27/02;B32B9/04;B32B27/12;B32B17/12;B32B27/34;B32B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统国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厢体 导引腔 支承 导向磁极 驱动磁极 车厢体 匹配 磁悬浮列车 嵌装 环抱 配合结构 配套的 上开口 内折 | ||
1.一种磁悬浮列车,包括相配套的车厢体(1)和导轨(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为上开口的矩形环抱结构、横截面呈型,所述导轨(2)内具有矩形的导引腔(9),所述导轨(2)的导引腔(9)两侧分别设有导轨侧导向磁极(4)、底部设有导轨侧驱动磁极(6),所述车厢体(1)的底部具有匹配于导轨(2)的导引腔(9)、且嵌装在导引腔(9)内的厢体支承(3),所述厢体支承(3)的横截面呈型,所述厢体支承(3)的两侧分别设有厢体侧导向磁极(5)、底部设有厢体侧驱动磁极(7),所述厢体支承(3)两侧的厢体侧导向磁极(5)与所述导引腔(9)两侧的导轨侧导向磁极(4)对应且匹配,所述厢体支承(3)底部的厢体侧驱动磁极(7)与所述导引腔(9)底部的导轨侧驱动磁极(6)匹配,所述导轨(2)以顶部两侧内折的方式将所述车厢体(1)的厢体支承(3)环抱嵌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是由两层列车导轨钢板及夹持其间的铝合金板经爆炸焊接后冲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导轨钢板是由含钛0.3~0.6%wt、含钒0.2~0.4%wt的中碳钢经热轧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体(1)是由非金属复合材料以制模方式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体(1)是由灌胶铺设于车厢模具内的内侧玻璃纤维布层、玄武岩纤维布层、芳纶布层、碳纤维布层、中部玻璃纤维布层和外侧玻璃纤维布层组成,所述内侧玻璃纤维布层、玄武岩纤维布层、芳纶布层和碳纤维布层的单纤直径均为3~22um,所述中部玻璃纤维布层为10~18层单纤直径3~22um的玻璃纤维布,所述外侧玻璃纤维布层为单纤直径3um的128支S型玻璃纤维布。
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体(2)的厢体支承(3)与车厢(10)之间具有车厢电磁屏蔽层(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电磁屏蔽层(8) 是由含镁8~9%wt、含铝89~90%wt、含钛1~3%wt的铝合金经冷轧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电磁屏蔽层(8)的厚度至少为2.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电磁屏蔽层(8)的横截面呈H型,所述H型的车厢电磁屏蔽层(8)从顶部和两侧将导轨(2)罩护,使所述导轨(2)嵌入车厢电磁屏蔽层(8)的屏蔽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祚,未经陈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21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