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性分组排序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2391.8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9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朱良合;盛超;骆潘钿;黄韬;杨汾艳;黄辉;刘正富;唐酿;余超耘;张健;王红星;肖磊石;郭敬梅;赵成勇;许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性 分组 排序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线性分组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1、当基于梯形积分法的半全混合型MMC戴维南等效模型中桥臂输出正电压时,根据t和t-△T两个时刻基于梯形积分法的半全混合型MMC戴维南等效模型中的半桥子模块和全桥子模块的投入或切除状态,将一个桥臂内半桥子模块分为A1、B1、C1、D1四组,全桥子模块分为A2、B2、C2、D2四组,得到A1、B1、C1、D1四组内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一升序排列,A2、B2、C2、D2四组内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一升序排列;
S12、根据Vc(t)=IC(t)·RC+VC(t-ΔT)分别对A1、B1、C1、D1、A2、B2、C2、D2八组完成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更新,得到A1、B1、C1、D1四组内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二升序排列,A2、B2、C2、D2四组内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二升序排列;其中,Vc(t)是指t时刻A1、B1、C1、D1、A2、B2、C2、D2八组完成子模块中任一个完成子模块的电压,IC(t)是指t时刻A1、B1、C1、D1、A2、B2、C2、D2八组完成子模块中任一个完成子模块的电流,RC是指t时刻A1、B1、C1、D1、A2、B2、C2、D2八组完成子模块中任一个完成子模块的电容,VC(t-ΔT)是指t-ΔT时刻A1、B1、C1、D1、A2、B2、C2、D2八组完成子模块中任一个完成子模块的电压;
S13、根据A1、B1两组内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二升序排列,对A1、B1两组内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进行升序排序,得到E1组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三升序排序,同时,根据C1、D1两组内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二升序排列,对C1、D1两组内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进行升序排序,得到E2组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三升序排序;
S14、根据E1、E2两组内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三升序排序,对E1、E2两组内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进行升序排序,得到E组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四升序排序;
S15、根据A2、B2两组内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二升序排列,对A2、B2两组内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进行升序排序,得到F1组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三升序排序,同时,根据C2、D2两组内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二升序排列,对C2、D2两组内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进行升序排序,得到F2组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三升序排序;
S16、根据F1、F2两组内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三升序排序,对F1、F2两组内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进行升序排序,得到F组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四升序排序;
S17、根据E组的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四升序排列和F组的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四升序排列,对E、F两组内的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进行升序排序,得到基于梯形积分法的半全混合型MMC戴维南等效模型中的所有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的第五升序排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23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