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渗流蠕变的隧道局部安全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2617.4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9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姜谙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大恒信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涂文诗;杨威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渗流 隧道 局部 安全性 分析 方法 | ||
1.一种考虑渗流蠕变的隧道局部安全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岩体进行单元划分;
S2:建立数学模型,设置计算所需边界条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赋予模型参数与渗流参数,初始化开挖步与计算时步;
S3:对当前开挖步的当前计算时步进行蠕变-H-M耦合计算;
S4:计算当前时步的扩展屈服接近度指标GYAI;
S5:基于每个单元扩展屈服接近度指标GYAI计算每个单元的渗透系数k,并赋值给每个单元;
S6:判断开挖步是否达到终止条件,若是,则结束计算,输出包括不同开挖步的隧道围岩各单元的扩展屈服接近度指标GYAI、渗透系数及评价信息的结果文件;
判断计算时步是否达到终止要求,若否,则返回S3进行下一个计算时步的计算工作,若是,则返回S3进行下一个开挖步的初始计算时步的计算工作;其中,所述S2中所需边界条件包括力学边界条件与渗流边界条件,所述力学边界条件包括底部三向约束、四周法向单向约束及顶面自由边界,所述渗流边界条件包括底部固定孔隙水压力透水边界、四周为透水边界、作用梯度水压力及自由水面处压力为零;
所述S3的具体计算过程为:首先进行力学计算,进行应力平衡,然后关闭力学计算,打开渗流开关,进行渗流计算;
力学计算的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中:σij为总应力张量,σ′ij为有效应力张量,P为流体渗透压力,α为比奥系数,δij为Kronecker系数,Dijkl为弹塑性矩阵,εkl为全应变张量增量,为黏弹塑性流变应变张量增量;
渗流计算的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式中,h是水头函数;x、z是空间坐标;t是时间坐标;kx、kz是以x、z轴为主轴方向的渗透系数;Ss是单位贮水量;
所述步骤S4中的所述单元扩展屈服接近度指标GYAI的计算公式如式(4)、式(5)、式(6)或式(7),
当塑性剪切应变εps和塑性拉伸应变εpt均等于0,GYAI的计算公式如式(4),
式(4)中,I1为应力张量第一不变量,J2为偏应力张量第二不
变量,θσ为应力罗德角,σt为抗拉强度,为内摩擦角;
当塑性剪切应变εps0,且塑性拉伸应变εpt0时,GYAI的计算公式如式(5),
式(5)中,εps为塑性剪切应变;
当塑性剪切应变εps0,且塑性拉伸应变εpt0时,GYAI的计算公式如式(6),
式(6)中,εpt为塑性拉伸应变;
当塑性剪切应变εps0,且塑性拉伸应变εpt0时,GYAI的计算公式如式(7),
式(7)中,εps为塑性剪切应变,εpt为塑性拉伸应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渗流蠕变的隧道局部安全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蠕变-H-M耦合计算采用的蠕变本构模型为西原模型的改进模型,所述改进模型在西原模型的基础上将黏塑性体上线性黏壶元件替换为非线性黏壶元件η2(t),并串联一个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应变软化塑性元件,将一维推广至三维的蠕变方程如式(1),
当Sij≤Ss时,进入蠕变第1阶段,即衰减蠕变;当SijSs,t≤tc时,应力水平超过长期强度,黏塑性体发挥作用,变形进入稳定蠕变阶段;当SijSs,ttc时,应力水平超过长期强度,进入加速蠕变阶段,材料变形迅速增大,发生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大恒信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大恒信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26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