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单晶硅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3316.3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成;戚建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晶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 |
代理公司: | 11427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硅棒 保护层 稳固 太阳能电池板 连接槽 外部 太阳能电池技术 断面切割 活动套接 氯丁橡胶 强度性能 外壁边缘 限位凹槽 限位凸块 碎裂 成品率 固定套 底端 卡接 内壁 适配 凸块 张拉 切割 |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单晶硅棒,包括单晶硅棒本体,单晶硅棒本体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稳固套,保护层的外部开设有限位凹槽,稳固套的内壁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凹槽和限位凸块对应卡接,稳固套的一侧和底端均设开设有连接槽,稳固套的另一侧和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槽与连接块相适配布置。该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单晶硅棒,通过设置保护层,由于氯丁橡胶的抗张拉强度性能优的特点,可保护单晶硅棒本体的外壁边缘的稳定性,在对单晶硅棒本体进行断面切割成片时,不易产生边缘碎裂现象,从而提高单晶硅棒本体的切割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单晶硅棒。
背景技术
单晶硅具有基本完整的点阵结构的晶体,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单晶硅可以用于二极管级、整流器件级、电路级以及太阳能电池级单晶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制造,按晶体生长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拉法、区熔法和外延法,直拉法、区熔法生长单晶硅棒材,外延法生长单晶硅薄膜,单晶硅棒是生产单晶硅片的原材料,其主要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
在将单晶硅棒经过线网切割成片后,方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由于高纯度单晶硅本身的脆性特性,在进行切割时易造成边缘碎裂损坏,从而次品率增加导致的肥料回收与返工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单晶硅棒的圆截面特性,叠加稳定性差,进行叠加切割时,易造成断面不平整、多棒切割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单晶硅棒,具备棒体边缘防碎裂、叠加稳定、切割质量好及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由于高纯度单晶硅本身的脆性特性,在进行切割时易造成边缘碎裂损坏,从而次品率增加导致的肥料回收与返工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单晶硅棒的圆截面特性,叠加稳定性差,进行叠加切割时,易造成断面不平整、多棒切割不均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棒体边缘防碎裂、叠加稳定和切割质量好及效率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单晶硅棒,包括单晶硅棒本体,所述单晶硅棒本体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稳固套,所述保护层的外部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稳固套的内壁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凹槽和限位凸块对应卡接,所述稳固套的一侧和底端均设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稳固套的另一侧和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块相适配布置。
优选的,所述单晶硅棒本体与保护层的固定套接方式采用环氧树脂光学胶粘结固定。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主要组成材料为氯丁橡胶,其层厚度为0.5mm。
优选的,所述限位凹槽的数量设有四个,且四个限位凹槽在保护层的外部呈环形阵列分布,四个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块的数量相适配且对应卡接,所述限位凹槽的深度为保护层厚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稳固套的主要组成材料为丁苯橡胶,其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稳固套与限位凸块、连接槽和连接块一体成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位于稳固套单边的数量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槽在稳固套的单边呈对称分布,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块的数量对应布置且相适配卡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单晶硅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单晶硅棒,通过设置保护层,由于氯丁橡胶的抗张拉强度性能优的特点,可保护单晶硅棒本体的外壁边缘的稳定性,在对单晶硅棒本体进行断面切割成片时,不易产生边缘碎裂现象,从而提高单晶硅棒本体的切割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晶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晶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3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