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异味的耐划伤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3530.9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5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姜纲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纲法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5/08;C08K13/02;C08K5/19;C08K5/372;C08K5/20;C08K3/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311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异味 耐划伤 塑料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过氧化苯甲酰 二硫苏糖醇 异丁酰胺基 三氟甲苯 甲壳素 硫酸铝 制备 机械性能 耐划伤性能 重量份数 复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异味的耐划伤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吸附异味的耐划伤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TPU塑料50‑80份、间异丁酰胺基三氟甲苯12‑20份、过氧化苯甲酰6‑15份、硫酸铝11‑18份、甲壳素2‑8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10份、二硫苏糖醇10‑25份。本发明的吸附异味的耐划伤塑料通过TPU塑料、间异丁酰胺基三氟甲苯、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甲壳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二硫苏糖醇复合而成,吸附异味效果明显,且具有良好的耐划伤性能和机械性能,应用范围广泛,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具体是一种吸附异味的耐划伤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Automotive Interior)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
汽车内饰绝大多数采用塑料制成,其具有较大的异味。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类型的车用香水来去除异味。汽车香水可让旅途空气更加清新,它散发的味道是淡淡的,挑选镇定功效较好的汽车香水对行车安全很有帮助,如清凉的药草香味、宁人的琥珀香味、薄荷香味、果香味清甜的鲜花香味能松弛神经等等。但是车用香水不仅价格昂贵,且气味消失速度快,需要持续喷洒,同时其仅仅能遮盖异味,无法从根本上去除异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异味的耐划伤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附异味的耐划伤塑料,所述吸附异味的耐划伤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TPU塑料50-80份、间异丁酰胺基三氟甲苯12-20份、过氧化苯甲酰6-15份、硫酸铝11-18份、甲壳素2-8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10份、二硫苏糖醇10-2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异味的耐划伤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TPU塑料58-72份、间异丁酰胺基三氟甲苯14-18份、过氧化苯甲酰8-13份、硫酸铝13-16份、甲壳素4-6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7-9份、二硫苏糖醇12-22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异味的耐划伤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TPU塑料65份、间异丁酰胺基三氟甲苯15份、过氧化苯甲酰11份、硫酸铝15份、甲壳素5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8份、二硫苏糖醇18份。
一种吸附异味的耐划伤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间异丁酰胺基三氟甲苯与硫酸铝混合,加入25-40份的70%的乙醇溶液,置于65-76℃下搅拌反应3-5h,得到反应物一;
(2)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二硫苏糖醇混合,加入30-40份的50%的乙醇溶液,置于55-66℃下搅拌反应1-3h,得到反应物二;
(3)将过氧化苯甲酰与甲壳素混合,加入22-25份的80%的乙醇溶液,置于30-40℃下搅拌反应4-10h,得到反应物三;
(4)将TPU塑料与反应物一混合,置于150-160℃下搅拌反应10-20min,得到反应物四;
(5)反应物四与反应物二混合,置于160-170℃下搅拌反应20-30min,得到反应物五;
(6)反应物五与反应物三混合,置于185-190℃下搅拌反应15-25min,然后置于挤出机中挤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将间异丁酰胺基三氟甲苯与硫酸铝混合,加入30份的70%的乙醇溶液,置于70℃下搅拌反应4h,得到反应物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纲法,未经姜纲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3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