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空探测高灵敏度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3927.8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岳;牛俊坡;何振宁;谢攀;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3/00 | 分类号: | G01V13/00;G01V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 灵敏度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空探测高灵敏度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该系统包括被测试系统单机、地检设备、通用测试设备:被测试系统单机为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其放入微波屏蔽空间;地检设备包括外部供电电源、地检遥测设备和带屏蔽低频电缆;通用测试设备包括射频合成信号发生器、功率计、可调衰减器和射频电缆。本发明解决了深空探测高灵敏度系统及单机测试的难题,提出了深空探测系统及单机的接收灵敏度射频有线的测试方法,准确地标定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的灵敏度,可准确地推算出深空探测器最远飞行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空探测系统及测试方法,特别使涉及一种深空探测高灵敏度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近地卫星距离地球近,卫星的射频系统及单机的最高灵敏度达到-120dBm,没有达到高灵敏度的要求,也不需要精确测量,可以满足通信需求。而深空探测距离远,探测器的射频系统及单机采用高灵敏度接收机实现与地面站更远距离更大速度的通信(测量1dB误差对应距离相差12%,传输速率相差25.9%),其系统灵敏度接近理论极限,灵敏度测试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电子设备的干扰,很难实现准确的灵敏度测量。而现有测试方法无法抑制外部电磁干扰,没有采取高精度灵敏测试系统进行正确步骤测试,无法实现深空探测系统及单机高灵度指标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空探测高灵敏度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在于抑制外部电磁干扰,采取高精度灵敏测试系统进行正确步骤测试,以实现深空探测系统及单机高灵度指标的测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深空探测高灵敏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被测试系统单机、地检设备、通用测试设备:被测试系统单机为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其放入微波屏蔽空间;地检设备包括外部供电电源、地检遥测设备和带屏蔽低频电缆;通用测试设备包括射频合成信号发生器、功率计、可调衰减器和射频电缆。
优选地,所述射频合成信号发生器使用安捷伦公司的信号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功率计使用安捷伦公司的功率计。
优选地,所述高灵度接收系统及单机放置一个法拉第笼中且与外部空间隔离。
优选地,所述法拉第笼由铝合金和铜网构成。
优选地,所述外部供电电源为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提供工作电压,该设备与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连接时,采用带屏蔽低频电缆防止传导辐射对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的干扰;地检遥测设备为监测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的工作状态,该设备与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连接时,采用带屏蔽低频电缆防止传导辐射对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的干扰;射频合成信号发生器产生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测试需要的稳定的射频信号,该信号为单载波信号或调制信号;功率计采用高精度的功率计,计算射频合成信号发生器输出经可调衰减器到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的输入口射频信号的强弱;可调衰减器调节射频合成信号发生器输出经射频电缆给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的信号,使该信号强度接近测试门限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深空探测射频地面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用测试设备开机预热半小时,待设备稳定工作;射频合成信号发生器输出单载波信号,分步对有线射频链路进行标定;
步骤二:将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放置法拉第笼中,地检设备与通用测试设备放置法拉第笼外,高频电缆和低频电缆通过法拉第笼上的小孔与被测设备相连;将高灵敏度接收系统及单机预热半小时,待系统稳定工作;
步骤三:使高灵敏度系统及单机的射频输入信号为比较大的一个电平值,比灵敏度值大5dB;
步骤四:调节射频合成信号发生器,高灵敏度系统及单机进入锁定门限后,步进减少输入信号直至失锁,失锁前的功率电平为跟踪灵敏度;
步骤五:在失锁状态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直至锁定门限,该功率电平为捕获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39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