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解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4792.7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4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赵健;尹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7/40 | 分类号: | H03M7/40;H03M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段 偏移量 表头 装置及电子设备 第一偏移 数据压缩 解压 读取 数据处理效率 并行处理 依次排列 首地址 参考 记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解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计算第N数据段的首地址与参考地址的第一偏移量;将所述第一偏移量添加到数据表头,其中,所述数据表头依次排列各个数据段的偏移量,N为自然数。由于该数据表头中记录了各个数据段的偏移量,进一步通过该偏移量能够实现多个数据段同时读取,并行处理,从而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解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数据存储过程中,目前通常使用逐比特存储格式存储压缩数据。对于数据5,上下文可能决定对其采用3个比特进行存储,此时存储的比特为101;上下文也可能决定对其采用4个比特进行存储,此时存储的比特值为0101。当前存储器件的最小存储单元通常为字节(8个比特),因此在进行数据存储时需要对比特数据进行拼接,构成字节数据进行数据存储。例如,相邻两个数据4和5需要存储的比特数据分别为0100和0101,则将这两个比特数据拼接成一个字节01010100,并进行存储。再例如,相邻两个数据5和6需要存储的比特数据分别为00101和00110,则将两个比特数据拼接为比特数据0011000101,并对比特数据11000101构成的单元进行存储,并保留剩下的两个比特00数据,留作下一次比特数据拼接使用。在数据压缩时,由于编码表的最大长度为4096,因此当当前编码表的长度超过4096时,需要构造新的编码表对后续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以CLEAR(根据需要编码的数据确定)等编码标识表示当前编码表编码的结束。解码过程中,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当前数据所采用比特数,并读取相应比特数,得到压缩数据。当读取到的数据为CLEAR标记时,构造新的编码表。通常将以CLEAR标记分隔的数据成为数据段。对于最后一个数据段,以END标记标识数据的结束。
然而,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在解压缩过程中,解压缩程序只能逐个读取各个数据段,当遇到Clear标识时,再继续读取下一个数据段,这样在解压过程只能通过串行处理的方式运行,导致数据处理速率低下。
因此,如何能够提高数据处理速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解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处理速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第N数据段的首地址与参考地址的第一偏移量;
将所述第一偏移量添加到数据表头,其中,所述数据表头依次排列各个数据段的偏移量,N为自然数。
可选地,当参考地址为第M数据段的首地址时,所述计算第N数据段的首地址与参考地址的第一偏移量,包括:
当M小于N时,计算第M至第N-1数据段所有数据段的数据段长度和,根据计算出的数据段长度和,计算第一偏移量;
或者,
当M大于N时,计算第N至第M-1数据段所有数据段的数据长度和,根据计算出的数据段长度和,计算第一偏移量;
其中,M为自然数。
可选地,当参考地址为第M数据段的首地址、且编码表包括编码标识时,所述计算第N数据段的首地址与参考地址的第一偏移量,包括:
当M小于N时,计算第M至第N-1数据段所有数据段的数据段长度和以及编码标识个数,根据计算出的数据段长度和以及编码标识个数,计算第一偏移量;
或者,
当M大于N时,计算第N至第M-1数据段所有数据段的数据长度和,根据计算出的数据段长度和以及编码标识个数,计算第一偏移量;
其中,M为自然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47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