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XRF技术儿童纺织品及鞋部件中重金属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5490.1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杰;胡敏专;韩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223 | 分类号: | G01N23/22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部件 重金属 纺织品 快速检测 检测 水溶性有机溶剂 样品前处理 含量检测 有机溶剂 油溶性 清洗 扫描 节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品及鞋部件中重金属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XRF扫描方法,仅需采用合适的油溶性有机溶剂和水溶性有机溶剂依次对儿童纺织品或鞋部件进行清洗,干燥后即可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实现大幅度简化样品前处理步骤、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纺织品及鞋部件中重金属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83种金属元素中,比重大于5的金属被称为重金属,约有45种。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中,重金属主要是指汞(水银)、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这些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毒害作用,其中,尤以铅、镉和砷为甚。铅进入人体后,会阻碍血液的合成,导致人体贫血,或经血液侵入人大脑神经,造成脑组织损伤,或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等;镉在人体中的生物学半衰期是10~30年,积存于肝或肾脏造成危害,尤以对肾脏损害最为明显;砷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在人体存在,以氢化砷为例,其在人体中能很快与红血球结合,并造成不可逆的细胞膜破坏,浓度较高时会造成多器官的细胞毒性。
由于环境及工艺污染,使得重金属铅、镉和砷等在儿童纺织品及鞋部件中含量超标,并通过穿着时与人体的摩擦及汗液等进入人体,进而造成毒害作用。
鉴于其对人体尤其是儿童的严重危害,国家强制性标准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和GB 30585《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分别将儿童纺织品中铅和镉,以及鞋部件中的铅、镉、砷3种重金属作为关键安全限量物质,对其含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定。
目前,铅、镉、砷等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法等。
在采用这些方法对儿童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时,由于标准规定的是只对印花涂层进行检测,所以需要将印花涂层从纺织品上刮下来,该过程操作繁琐,印花涂层与纺织品接触紧密,尤其是一些浆料印花涂层非常薄,很难甚至是无法从纺织品上刮下来,而且在刮取的过程中,纺织品纤维也会混入印花涂层中,造成印花涂层质量难以确定,从而造成重金属难以精确定量;消解时,为防止材料难以消解完全,或限量物质萃取不充分,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需要将纺织品涂层和鞋部件剪碎至细小的颗粒,再通过微波消解的方法,将重金属溶解到硝酸溶液中,过滤后上机检测。该过程极为耗时耗力,检测效率低下,检测成本居高不下,极大的限制了检测业务的发展;而且微波消解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产生的酸性气体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提高检测效率,扩大检测业务量和产品检测覆盖率,达到生态环保型检测要求,儿童纺织品及鞋部件中重金属快速绿色环保的检测方法的建立,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检测过程简单便捷、检测速度快且无污染的儿童纺织品及鞋部件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品及鞋部件中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样品预处理:取待测儿童纺织品或鞋部件,依次用油溶性有机溶剂、水溶性有机溶剂清洗,干燥,得待测样品;
XRF扫描:对样品中待测定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快速检测方法还包括标准曲线的绘制,步骤如下:
将重金属溶液或粉末与高分子材料混匀,制备得到含有系列浓度重金属的标准样品,所述标准样品为薄膜或片层;
XRF扫描标准样品,绘制标准曲线。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材料为PVC、PU、EVA、TPR、ABS、PP、PE和PS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54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