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火泡袋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5946.4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2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青;王瀚;余世英;罗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松桃武陵源苗王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4102 贵州省铜仁市松***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袋茶 制备 薄荷 影响茶叶 水芹菜 红茶 刺梨 清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火泡袋茶及其制备方法,该泡袋茶由贵州红茶、薄荷、水芹菜、刺梨制备而成,其汤色亮红,口感清凉甘爽醇香,不影响茶叶口感,具有显著的清火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火泡袋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从中国走向世界,早已成为世界饮料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品种。世界茶叶市场竞争也日益尖锐,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主要茶叶生产消费国都不断出现新的经营方式。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二十个产茶省,八千万茶农,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国。
饮茶有许多益处,这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古人曾认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朝卢仝的《七碗茶歌》也对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
贵州本地茶叶,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其原茶品质较好,但缺乏深入的开发与利用,其贵州茶叶潜在的保健及经济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火泡袋茶,该泡袋茶由贵州红茶、薄荷、水芹菜、刺梨制备而成,该泡袋茶汤色亮红,口感清凉甘爽醇香,清火效果十分显著。
具体地,一种清火泡袋茶,按重量份计,由贵州红茶30-60份、薄荷2-10份、水芹菜5-25份、刺梨5-25份制备而成;
优选地,一种清火泡袋茶,按重量份计,由贵州红茶40-50份、薄荷4-8份、水芹菜10-20份、刺梨10-20份制备而成;
更优选地,一种清火泡袋茶,按重量份计,由贵州红茶45份、薄荷6份、水芹菜15份、刺梨15份制备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清火泡袋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茶粉碎,回收过20目,不过60目的红茶,备用;
(2)将薄荷叶放入低压干燥箱,干燥温度为70-80℃,进行烘干至含量5-10%,切碎,回收过20目,不过60目的薄荷,备用;
(3)将水芹菜放入低压干燥箱,干燥温度为70-80℃,进行烘干至含量5-10%,切碎,回收过20目,不过60目的薄荷,备用;
(4)将刺梨切磋1mm大小的颗粒,进行日照晒干,备用。
(5)将上述制得的贵州红茶、薄荷、水芹菜、刺梨混合均匀,装袋包装,每袋3g,即得到泡袋茶成品。
上述所述的步骤(1)将红茶粉碎,回收过30目,不过40目的红茶,备用;
上述所述的步骤(2)将薄荷叶放入低压干燥箱,干燥温度为75℃,进行烘干至含量5-10%,切碎,回收过30目,不过40目的薄荷,备用;
上述所述的步骤(3)将水芹菜放入低压干燥箱,干燥温度为75℃,进行烘干至含量5-10%,切碎,回收过30目,不过40目的薄荷,备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贵州红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试验筛选配伍,最终确定了以红茶、水芹菜、薄荷、刺梨作为原料制成泡袋茶,该泡袋茶汤色亮红,口感清凉甘爽醇香,在不影响茶叶口感的前提下,具有显著的清火功效。本发明对60例因上火导致的口腔糜烂、红肿热痛、口苦燥渴等上火症状饮用本发明泡袋茶进行观察,通过饮用本发明清火泡袋茶7天,其中50人治愈,治愈率达83.3%,57人有效,有效率为9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松桃武陵源苗王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松桃武陵源苗王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5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糯米香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