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的以Nafion-PVA-ES为电解质膜的IPMC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7192.6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2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郭东杰;王力臻;韩宇兵;王龙;王放;黄建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F6/50 | 分类号: | D01F6/50;D01F1/10;A61F2/24;A61F2/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张志军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nafion pva es 电解 质膜 ipmc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以Nafion‑PVA‑ES为电解质膜的IPMC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电解质膜、固定在电解质膜两侧的定向纺丝石墨膜电极、外接的电信号输入系统组成,定向静电纺丝制备Nafion‑PVA‑ES电解质膜:定向静电纺丝制备电极然后与Nafion‑PVA‑ES电解质膜嵌合制备IPMC,本发明的IPMC具备各向异性的电‑机转换性能,沿径向切割得到的Nafion‑PVA‑LAES为基底膜的IPMC具备大的力输出,沿纬线切割的Nafion‑PVA‑PAES为基底膜的IPMC具备大的位移输出能力;IPMC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的以Nafion-PVA-ES为电解质膜的IPMC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全氟磺酸产品主要由碳氟主链和磺酸根侧链组成,其化学结构如下:
其碳氟主链的结构类似于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结构,具有憎水的性能,而由于其侧链的磺酸根官能团的亲水性,全氟磺酸具有亲水的性能。目前主要是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全氟磺酸产品包括Nafion膜和Nafion溶液系列产品。
在Nafion膜的两侧通过化学电镀的方法镀上贵金属如铂,金等,能制成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IPMC),又称人工肌肉。该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能发生弯曲,并且交变弯曲状态下能够产生微电场,因而可应用于致动器和传感器,由于其质量轻,驱动电压低,类似于生物肌肉的性能,这种材料目前在致动器发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驱动机理如图9所示。
在电场作用下阳离子(Na+,Li+,K+)携带一定的水分子向阴极移动,从而引起阳极的收缩和阴极的膨胀,以至于材料发生弯曲。这种材料的驱动电压低,通常在1-3V左右,然而,离子聚合物金属化合物的驱动是由于基底材料(Nafion)中的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带动水分子向阴极移动,从而使得材料向阳极弯曲。可见,在制动过程中,水分子起着关键的作用,水份的损失会影响IPMC人工肌肉材料的输出力和位移,所以目前IPMC人工肌肉的应用主要在水中或者潮湿环境,在干燥环境下IPMC人工肌肉的工作时间还相当的短。
近年来,为了提高IPMC人工肌肉的力学输出性能,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通过改进化学电镀的制备方法,即在化学电镀的过程中使用PVP来提高表面纳米金属电极的分散,从而减少水份的损失来提高IPMC的力学性能。由于商业的Nafion膜的厚度在100-300um之间,可以通过Nafion溶液浇铸的方法来制备较厚的Nafion膜,从而提高IPMC人工肌肉的力学输出性能,但是较厚的Nafion膜制备的IPMC,其驱动电压也会相应较高,就会增加水解过程的发生,水的水解电压一般为1.23V。目前较好的方法是通过对基底材料(Nafion)的改性,用改性后的Nafion膜来制备IPMC,这样可以较好的提高IPMC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时间。
在改性方面,韩国学者Vinh Khanh Nguyen等人在Nafion溶液中添加纳米颗粒(nanoparticulates)硅酸盐如高磷石(layered silicate(montmorillonite))或者硅土(fumed silica),从而形成纳米化合态的Nafion,可以改变Nafion内部网络通道(Nafionmatrix)的性能,来改进Nafion的机械特性。
由Nafion制成的IPMC具有电压小,反响快等特点,深受科技各领域的应用,但是它同时存在着孔隙率低,吸水性差,位移距离短,位移周期短,力学性能小等缺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71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