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降温电控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0575.9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8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威;李海;程浩宇;马平安;李相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降温 电控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降温电控箱,属于电控领域。智能降温电控箱内的水冷组件包括一首尾相连的闭合管道的冷凝管、驱动电机与转动叶片,冷凝管内部有冷却液体,冷凝管的水平管道的轴线到箱体的顶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冷凝管的冷却管道的轴线到箱体的顶部的距离,冷凝管内冷却液体不会充满水平管道,冷凝管的水平管道部分上开有每个点均高于冷凝管内冷却液体的液面的安装孔。转动叶片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动叶片通过安装孔设置在冷却液体内,控制组件控制驱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叶片转动,可驱动冷却液体在冷凝管内循环流动,吸收智能降温电控箱内的热量进而进行散热,这种智能降温电控箱不需要外界水源,便于携带与移动,并且较为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降温电控箱。
背景技术
电力控制箱是电气自动化中用于控制机械设备的核心部分,电力控制箱内包含了各种电器元器件,而电控箱内部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在进行工作时,如果电控箱内的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控箱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导致电控箱内的电子元器件出现过热烧毁的情况。
因此当前的电控箱内一般会增加设置水冷组件,电控箱内的水冷组件通常包括循环管、泵与水源,循环管设置在电控箱内,循环管内储存有一定量的冷水,循环管上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泵的输入端与水源连接,泵的输出端与进水口连通,循环管内的水流在泵的驱动下由循环管的进水口流向循环管的出水口,以带走电控箱内的热量,达到为电控箱内部的各种电子元器件降温的目的,但这种电控箱需要设置在有大量水源的地方,设置较为不便且较为消耗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降温电控箱,在达到为电控箱内的各种电器元器件降温的目的的同时,也较为环保,便于移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降温电控箱,所述智能降温电控箱包括箱体、水冷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包括冷凝管、驱动电机、转动叶片,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冷凝管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冷凝管内存有冷却液体,所述冷凝管包括水平管道与冷却管道,所述水平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管道的一端相连,所述水平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管道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水平管道的轴线平行所述箱体的顶板,所述水平管道的轴线上的点到所述箱体的顶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冷却管道的轴线上的点到所述箱体的顶板的距离,所述水平管道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冷却液体的液面到所述箱体的顶板的距离为m,m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孔上每一个点到所述箱体的顶板的距离,所述水平管道的轴线到所述箱体的顶板的距离为n,m与n满足公式:0<|m-n|<R,其中,R为水平管道的半径,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转动叶片连接,所述转动叶片伸入所述冷却液体中,以驱动所述冷却液体在所述冷凝管内循环流动,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工作以实现对所述智能降温电控箱的降温。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水平管道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水平管道靠近所述箱体的顶板的一侧,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垂直所述液面。
可选地,所述冷却管道的轴线为破浪线。
可选地,所述智能降温电控箱还包括风冷组件,所述风冷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出风口及鼓风机,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平行相对,所述冷凝管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进风口连接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鼓风机工作以实现对所述智能降温电控箱的降温。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智能降温电控箱内的各种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隔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鼓风机的进风端设置有滤网,所述出风口为设置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多个出风孔,所述多个出风孔上均设置有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05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