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农业灌溉水源治理的药剂投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0969.4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龙友华;吴小毛;胡安龙;王秋萍;代园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01F7/1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管 固定板 搅动 药剂投放装置 固定螺栓孔 电机 农业灌溉 药剂进口 混合箱 进水管 输水泵 输水管 橡胶 治理 水源 搅动叶片 镶嵌固定 抽水泵 出水板 后方壁 搅动轴 下表面 滤口 药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灌溉水源治理的药剂投放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端开有两个固定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孔的左侧设置混合箱;所述第一药剂进口的左侧设有搅动电机;所述搅动电机的下方连接搅动轴;所述搅动叶片的左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在混合箱的后方壁上;所述抽水泵的后方连接橡胶抽水管;所述橡胶抽水管的后端安装滤口;所述第二药剂进口放置在搅动电机的左侧;所述出水板的左侧连接抽水管;所述抽水管接入到输水泵中;所述输水泵的下方连接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固定在固定板中;所述排药板镶嵌固定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中;本发明结构较为简单,使用和操作简单方便,治理效果好,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农业灌溉水源治理的药剂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西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大量的水资源并未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显著的帮助,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是其中一个重大原因。而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土著水生植物性营养元素如氮、磷等,若不能得以有效消减将促使我国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导致灌溉水源和饮用水源越来越少。采用投放药剂是处理灌溉水源污染的一项重要技术。
湖河水处理药剂投加装置是用于向待处理原水投加处理药剂的系统,有多个装置组成,是自来水给水企业、污水处理企业等行业必须装配的装置系统。
现有技术的水处理药剂投加系统,药剂投加方式通常直接采用计量秤称取粉体药剂,将粉体药剂倒入配药池,加入通过计量具有一定体积的水,搅拌后放置一定时间,粉体药剂充分溶解形成设计浓度药液之后,再用计量泵将药液打入系统使用,本批次配制的药液用完之后,再配制下批次药液,这样的加药方式不仅药剂投加系统的装置占地面积大,与之相配套的土建成本高,配置的药液,不能马上投入使用,造成出水不达标,此外,由工人人工配置高浓度的药液,紧急时近乎把粉体药剂直接倒入混合池内,不经称量,配置药液的浓度不准确,加入药液浪费大,这时药液配置完全没有办法实现自动化,由于配药池底部存有每次沉淀的不溶物,积累多了会突然混入系统,造成化学物超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业灌溉水源治理的药剂投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农业灌溉水源治理的药剂投放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端开有两个固定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孔的左侧设置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右侧外壁上安装电源接口;混合箱的上壁右侧焊接有第一药剂进口;所述第一药剂进口的左侧设有搅动电机;所述搅动电机的下方连接搅动轴;所述搅动轴通过固定轴承竖直的固定在混合箱的内部;搅动轴的下方焊接有多个搅动叶片;所述搅动叶片的左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在混合箱的后方壁上;进水管接入到抽水泵中;所述抽水泵的后方连接橡胶抽水管;所述橡胶抽水管的后端安装滤口;混合箱的左侧上壁安装第二药剂进口;所述第二药剂进口放置在搅动电机的左侧;混合箱的左侧内壁的下方镶嵌焊接固定有出水板;所述出水板的左侧连接抽水管;所述抽水管接入到输水泵中;所述输水泵的下方连接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固定在固定板中;输水管的底端接入到排药板中;所述排药板镶嵌固定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中;排药板的下方开有多个喷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呈长方体型,由铝制合金制成;所述混合箱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由钢材制成,焊接在固定板的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药剂进口的下方设置控制阀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轴承镶嵌固定在混合箱的上层壁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泵固定在混合箱的后方,焊接在固定板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板的右侧开有出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0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