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波纹管气密性的检测装置用检测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1712.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汪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泰和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波纹管 气密性 装置 夹具 | ||
1.一种检测波纹管气密性的检测装置用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块(3)、升降机构(6)和控制器(11),所述底座(1)上表面靠近右端位置与夹持机构(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块(3)位于夹持机构(5)的左边,升降块(3)的上表面左端位置与气缸(2)固定连接,升降块(3)的上表面右端位置与充气机构(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机构(7)与夹持机构(5)相对应,所述气缸(2)的输出轴与充气机构(7)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6)与升降块(3)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器(11)与夹持机构(5)、升降机构(6)和充气机构(7)电性连接;
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支撑架(50)、固定块(51)、活动块(52)和第一电机(59),所述支撑架(50)呈U形,支撑架(50)的前后两支撑腿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所述固定块(51)位于支撑架(50)的前后两支撑腿的中间位置,固定块(51)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块(5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下圆环形槽,固定块(51)的上表面靠近前后两侧面的边缘中心位置与第一丝杆(54)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4)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杆(56),第一丝杆(54)的上端与联动锥齿轮(514)键连接,所述定位杆(56)的下端与固定块(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圆环形槽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53),所述固定块(51)上表面靠近定位杆(56)的位置设有第一红外测距仪(58),所述活动块(52)位于固定块(51)的正上方,活动块(52)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与下圆环形槽大小相等的上圆环形槽,活动块(52)靠近前后两侧面的中心线位置设有螺纹通孔(55),所述螺纹通孔(55)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槽(57),所述第一丝杆(54)与螺纹通孔(55)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杆(56)与滑槽(5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9)固定连接在支撑架(50)的上支撑板的中心位置,第一电机(59)的输出轴与主锥齿轮(510)键连接,转动轴(513)位于主锥齿轮(510)的两侧且其通过支架固定在支撑架(50)上,转动轴(513)的一端与副锥齿轮(511)键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与从锥齿轮(512)键连接,所述副锥齿轮(511)与主锥齿轮(510)啮合,所述从锥齿轮(512)与联动锥齿轮(514)啮合,所述控制器(11)与第一压力传感器(53)、第一红外测距仪(58)和第一电机(59)电性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60)和螺纹孔(62),所述底座(1)的表面设有矩形槽(63),所述第二电机(60)固定在矩形槽(63)底部的中心位置,第二电机(6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杆(61)的底端连接,所述螺纹孔(62)设在升降块(3)的底部且其与第二丝杆(61)相对应,所述第二丝杆(61)与螺纹孔(62)螺纹连接,所述矩形槽(63)的左右两侧壁中心位置设有滑动板(64),所述升降块(3)的左右两侧面中心位置设有矩形滑槽(65),所述滑动板(64)与矩形滑槽(65)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器(11)与第二电机(60)电性连接;
所述充气机构(7)包括圆柱形框架(70)、固定柱(71)、固定外壳(73)和滑杆(76),所述圆柱形框架(70)的左端中心位置与气缸(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圆柱形框架(70)的左端内部设有进气通道(72),圆柱形框架(70)的内部设有充气槽(711),所述进气通道(72)与进气管(4)密封连接,所述充气槽(711)的右侧开口,充气槽(711)上下两侧壁靠近开口处的位置设有限位块(79),所述固定外壳(73)固定在充气槽(711)右侧壁的上下两端,固定外壳(73)内部设有空腔(74),所述滑杆(76)的底端与空腔(74)滑动连接,滑杆(76)的另一端与顶板(7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77)位于限位块(79)的左边且顶板(77)与充气槽(711)滑动连接,所述滑杆(76)的底端的右侧面与弹簧(7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75)的另一端与空腔(7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77)中心位置设有圆形通孔(710),顶板(77)的右表面设有若干第二压力传感器(78),所述圆形通孔(710)贯穿顶板(77),所述固定柱(71)固定在升降块(3)的上部,所述圆柱形框架(70)与固定柱(71)的中心孔滑动连接,所述圆柱形框架(70)的下表面的右端位置设有第二红外测距仪(712),所述控制器(11)与第二压力传感器(78)和第二红外测距仪(712)电性连接;
所述固定块(51)上的下圆环形槽和活动块(52)上的下圆环形槽的直径相等且两者表面设有橡胶垫,所述升降块(3)的高度大于矩形槽(63)的深度;
所述顶板(77)与充气槽(711)的连接处、顶板(77)的右表面以及进气通道(72)与进气管(4)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腿(9),所述支腿(9)的底端连接有万向轮(10),所述进气管(4)的一端与供气设备的出气口连接,进气管(4)上连接有电磁气阀(8),所述电磁气阀(8)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泰和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泰和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17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