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准调节基坑钢支撑预加轴力的装置及其加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1854.7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4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杰;许利东;李振雄;张骏;潘延连;王晓曙;涂伟;曹慧;吴俊鹏;朱贝贝;苏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信***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准 调节 基坑 支撑 预加轴力 装置 及其 加载 方法 | ||
1.精准调节基坑钢支撑预加轴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钢板(1)、左加载槽(2)、右加载槽(3)、液压千斤顶(4)、液压泵(5)、测力传感器(6)、位移传感器、控制面板(7)和辅助定位装置;
所述固定钢板(1)设置有两块且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侧的连系梁(8)上,固定钢板(1)上设置有测力传感器(6);所述左加载槽(2)一端固定于一侧的固定钢板(1)上,另一端由外筒(21)和内筒(22)构成,液压千斤顶(4)固定于内筒(22)内部,外筒(21)内壁与内筒(22)外壁之间形成容纳腔(23);所述右加载槽(3)一端固定于另一侧的固定钢板(1)上,另一端为顶部开口的筒体(31),筒体(31)的筒壁卡接于容纳腔(23)内,位移传感器固定于右加载槽(3)底部;所述液压千斤顶(4)通过液压管与液压泵(5)连接,
所述液压泵(5)、测力传感器(6)和位移传感器与控制面板(7)信号连接;
所述辅助定位装置由固定柱(101)、连接套管(102)和固定螺栓(103)构成,固定柱(101)固定于一侧的固定钢板(1)上,固定螺栓(103)固定于另一侧的固定钢板(1)上,连接套管(102)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螺栓(103)上,另一端顶压于固定柱(101)上;
所述筒体(31)内侧壁上向内凹形成第一凹槽(32),第一凹槽(32)内卡接有第一橡胶圈(10),第一橡胶圈(10)内径与内筒(22)外径相适应;所述外筒(21)内侧壁上向内凹形成第二凹槽(24),第二凹槽(24)内卡接有第二橡胶圈(9),第二橡胶圈(9)内径与筒体(31)外径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调节基坑钢支撑预加轴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装置数量为4套,分别位于固定钢板(1)的四个角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调节基坑钢支撑预加轴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102)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柄(10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精准调节基坑钢支撑预加轴力的装置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控制面板(7)上设定需施加的预加轴力值F;
b)逐级加载:液压泵(5)驱动液压千斤顶(4)逐步加载,第一次加载压力F1为预加轴力值F的18%~22%,之后每级按(8%~12%)F的增量进行加压,每次加载后待压力稳定5min~10min后再进行下一级加载;最后一级加载使两固定钢板(1)间轴向压力值Fn=(60%~70%)F,加载后待压力稳定0.5~1h;
c)辅助稳定:调节连接套管(102),使之顶压于固定柱(101)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准调节基坑钢支撑预加轴力的装置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每次加载待压力稳定后,调节连接套管(102),使之顶压于固定柱(101)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建投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18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