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合楼板、侧面成型用的弧形侧模及叠合楼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1885.2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清;裴马龙;王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尚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B28B1/14;B28B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糜婧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楼板 预应力板 构造筋 现浇混凝土层 预应力筋 桁架 弧形面 侧面 侧模 主筋 表面凹凸 弧形侧面 弧形面处 均布设置 平行设置 成品率 粗骨料 预制的 正交的 触碰 吊拉 堆叠 现浇 下层 制备 吊装 裂缝 混凝土 成型 破碎 上层 伸出 | ||
1.一种叠合楼板,包括下层预制的预应力板和上层现浇的现浇混凝土层,在所述预应力板内设置正交的构造筋和预应力筋,在对应所述构造筋的上方平行设置现浇混凝土层的桁架主筋,所述构造筋与所述桁架主筋之间通过均布设置的多个连接吊拉筋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楼板的预应力板的用于相互之间对接的侧面为弧形面,所述预应力筋伸出所述弧形面,所述侧面的弧形面处混凝土露出的粗骨料导致的表面凹凸差不小于4mm;所述预应力筋、所述桁架主筋和所述构造筋为贯通所述叠合楼板的整根钢筋;所述预应力筋、所述桁架主筋和所述构造筋均为预应力钢筋;所述连接吊拉筋形成为向中间对折的两端为钩体的V形结构,中间V形部突出于所述预应力板延伸至所述现浇混凝土层,两个端部的钩体内埋于所述预应力板内;在所述预应力板的上表面设置拉毛制成的着力粘结槽,多个着力粘结槽使得所述预应力板的上表面形成为拉毛面,弧形面为凸型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设置在所述构造筋的下方,且所述预应力筋的埋设高度不超过所述预应力板高度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筋上下设置为两层,且两层所述构造筋均通过所述连接吊拉筋与所述桁架主筋连接。
4.一种叠合楼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准备阶段,根据需求型号的叠合楼板准备预应力筋、桁架主筋、连接吊拉筋和构造筋,并将所述连接吊拉筋、桁架主筋和构造筋焊接固定;
b、模板定位,铺设底板,在底板的四周按需设置平侧模和弧形侧模,并通过紧固螺栓或模板固定组件紧固定位;
c、钢筋定位,将焊接固定在一起的连接吊拉筋、桁架主筋和构造筋正交的与预应力筋铺设定位在底板上,并通过平侧模和弧形侧模上预设的钢筋通孔支撑定位或通过预埋支撑架支撑定位;
d、涂覆辅助剂,在底板的上表面、平侧模和弧形侧模的内表面先涂覆一层脱模剂,再涂覆一层缓凝剂;
e、浇筑混凝土,向定位好的模板浇筑混凝土至所需预应力板的厚度;
f、混凝土养护,按需向所述浇筑好的混凝土均匀洒水做养护处理;
g、拉毛处理,在所述浇筑好的混凝土终凝前,通过拉毛装置对所述浇筑好的混凝土的上表面拉毛出着力粘结槽,使得所述上表面形成为拉毛面;
h、脱侧模,在所述浇筑好的混凝土终凝后脱去所述平侧模和所述弧形侧模;
i、冲制侧模面,用高压水枪冲洗要对接的弧形侧模形成的弧形侧面,使得所述弧形侧面水洗至露出的粗骨料凹凸差不小于4mm;
j、起吊脱底模并堆叠,将制备好的叠合楼板吊起与所述底板脱离,运至储存点堆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筋定位后,所述弧形侧模上的钢筋通孔处做防漏浆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尚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尚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18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装配式叠合楼板
- 下一篇:一种抗火空心叠合板及楼层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