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养老健康监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3255.9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9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刘灿;胡丹;胡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G16H40/00;G16H50/30;G16H10/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端服务器 服务平台 社区管理 智能设备 健康监护系统 健康数据 采集 养老 穿戴设备 疾病预测 健康监护 生活环境 生理参数 生理数据 实时查看 数据存储 监护 智能 参考 返回 管理 疾病 预测 社区 分析 安全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养老健康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端服务器、社区管理服务平台、智能设备三部分内容。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负责处理老人的健康数据,将智能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和分析。云端服务器的疾病预测模块可以根据老人的生理数据对疾病的类别和发生的时间做出一个预测值,便于老人子女和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参考;所述社区管理服务平台负责对社区老年人的集中健康监护管理,实时查看云端服务器返回的健康数据;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各类智能穿戴设备,采集老年人的生理参数,并将参数及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本发明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了全方位的监护和管理,能够极大的减轻子女的压力,为老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养老技术领域和疾病的预防提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老人的疾病预测提示的养老系统、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但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存在着制度准备不足、无老龄保障和服务发展滞后等薄弱环节,从2009年开始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将年均增加800万人至9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30%以上,也就是说,三四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同时,老年人通常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慢性病起病隐匿,潜伏期长、病情进展快,很多患者难以及时发现及治疗,而大多数的子女都会忙于工作从而忽略了老人的健康状态。所以搭建一个智慧养老健康监护系统是实现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一种安全和可靠的途径。
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关于老人养老的模式理念,但养老服务的手段还是很传统,即信息化手段并未大幅度参与。老人需要服务可能只能通过电话传递,但有时候电话方式并不直接、及时,而老人的需求往往却需要立即执行,信息化手段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能使老人的需求立即执行,使老人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同时市场上存在的居家养老系统没有将社区医疗资源融合到养老系统中,为老人提供疾病预测、远程诊疗、系统检测健康数据分析、康复护理等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搭建智慧养老健康监护系统,整合家庭、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大型医疗服务机构的资源,结合老人的生理指标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疾病预测,为居家老人和慢性病老人提供实时、智能、动态、全程的服务,实现智慧养老、信息化养老、健康养老有机融合,解决居家老年人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智慧养老健康监护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社区管理服务平台、智能终端、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床垫。所述云端服务器包含电脑、显示设备和视频通话设备,社区管理服务平台设置在社区中心,入住在该社区并注册的老人信息通过社区管理终端或者智能终端录入并传入云端服务器,所述智能终端包含智能主机、显示模块、视频通话模块和GPS模块,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床垫包括脉搏传感器、心跳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智能终端通过互联网和无线网连接,所述智能终端和穿戴设备、智能床垫通过无线传输连接。
所述智慧养老健康监护系统还包括供应商终端、供应商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与数据平台服务器通信连接,供应商通过供应商终端将商品信息传输至服务器端;社区人员能够通过手机APP查询到商店商品,并进行商品购买,服务器端将下单信息推送给供应商终端,便于商店送货上门。
所述智慧养老健康监护系统还能与社区医院或大型医院建立连接,便于医生对老人进行远程会诊。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手环、背心等,其中,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设置有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人体的生理数据。
所述智能床垫能够实时捕捉用户睡眠时的生理数据(心率、呼吸、翻身次数等);将监测到的数据经控制器上传到智慧网关,智慧网关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进一步筛选、分析数据并存入数据库中,将数据实时传给智能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3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