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温度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3314.2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翀;欧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唐锡娇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样机 缸盖 汽车发动机 气门阀座 温度试验 测量点 排气门 预热 导管 缸体 关系曲线 活塞测量 记忆材料 试验成本 试验要求 温度测试 性能检测 硬度变化 进气门 油底壳 磨合 台架 排气 吹拂 耗时 发动机 试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温度试验方法,其包括:先选择试验样机,在缸体测量点安装第一温度塞,在缸盖测量点安装第二温度塞,在活塞测量点安装第三温度塞,将试验样机安装在台架上;然后,向试验样机的排气侧和油底壳吹拂,进行试验样机磨合;再进行试验样机预热,预热后使试验样机在试验要求工况下运行设定时间;最后,对进、排气门、气门阀座与导管和各个第一、第二、第三温度塞进行硬度性能检测,并根据已知的记忆材料的温度与硬度变化关系曲线,得到进气门、排气门、气门阀座与导管、缸体和缸盖各自的最高温度。该方法能提高发动机温度测试效率,减少试验耗时和试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温度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工作期间,最高燃烧温度可高达2500℃,即使在怠速或中等转速下,燃烧室的平均温度也在1000℃以上,与高温燃气接触的发动机零部件被强烈地加热,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发动机本体的温度大小,将会导致润滑油由于高温而变质,受热零件由于热膨胀过大而破坏正常的间隙,同时温度过高也会促使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以致承受不了正常的负载。因此,在发动机研发阶段,需要进行发动机温度场试验,判断发动机与高温燃气接触的主要零部件的温度大小是否满足要求,为发动机燃烧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目前,在发动机研发过程中,至少会在4台不同的发动机上分别调节发动机的转速、冷却液出水温度、排气温度,进行气门温度试验,以获得进气门、排气门达到的最高温度,进气气门阀座与导管温度试验,以获得气门阀座与导管达到的最高温度,进行活塞温度试验,以获得活塞达到的最高温度,进行缸体缸盖温度试验,以获得缸体达到的最高温度和缸盖达到的最高温度。这种方式存在试验效率低、试验耗时长、试验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温度试验方法,以提高发动机温度测试效率,减少试验耗时和试验成本。
根据CAE仿真分析发现,发动机在某种工况下运行一定时间后,进气门、排气门、气门阀座与导管、活塞、缸体和缸盖的温度均同时达到各自的最高温度;因此,可将气门温度试验、气门阀座与导管温度试验、活塞温度试验和缸体缸盖温度试验统一成一个发动机温度试验。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温度试验方法,包括:
第一步、选择满足试验准入要求,且进气门、排气门、气门阀座与导管都由记忆材料加工而成的发动机作为试验样机。
第二步、选择试验样机的缸体的相邻气缸之间的鼻梁区作为缸体测量点,并在缸体测量点安装由记忆材料加工而成的第一温度塞,选择试验样机的缸盖的相邻排气门孔之间的鼻梁区作为缸盖测量点,并在缸盖测量点安装由记忆材料加工而成的第二温度塞,在试验样机的活塞上选择活塞测量点,并在活塞测量点安装由记忆材料加工而成的第三温度塞;然后,将试验样机安装在台架上。
第三步、使用台架风机向试验样机的排气侧和油底壳吹拂,以模拟汽车行驶时风对发动机的吹拂。
第四步、进行试验样机磨合,确保试验样机能正常工作,各项性能满足要求。
第五步、起动试验样机,并以设定的转速范围内的转速和设定的扭矩范围内的扭矩预热升温,使冷却液温度、润滑油温度都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第六步、调节试验样机的转速和电喷数据,使试验样机在试验要求工况下运行设定时间;其中,所述试验要求工况是指:扭矩为试验样机的最大扭矩,转速为试验样机的最大扭矩对应的最大转速,冷却液出水温度为设定的冷却液出水温度阈值,排气温度为设定的排气温度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3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