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翼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3552.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4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易达;陈英杰;谢祺栋;郑旭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光电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32 |
代理公司: | 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洪贵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机 机身 旋叶 旋翼 转轴 参考平面 轴心方向 后端部 两端部 前端部 侧边 法线方向 升力 负重 帮助 | ||
一种旋翼机包括机身与多个旋翼部。机身具有前端部、后端部与侧边的两端部以及通过前端部、后端部与侧边的两端部的参考平面。这些旋翼部设置于机身,其中各个旋翼部包括至少一旋叶以及连接至少一旋叶的转轴,而旋叶沿着其所连接的转轴的轴心方向旋转。各个转轴的轴心方向与参考平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介于5度至30度。旋翼机可增加额外的升力,以帮助减轻旋翼机的负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飞行器(aircraft),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旋翼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drone)是现有新兴的飞行器,而目前的无人机大多具有轻盈的负重(weight),以维持一定的滞飞时间(hovering time)。例如,市面上常见的无人机,例如四轴飞行器(quadcopter),如何进一步地提升无人机的滞飞时间,是许多人有兴趣想探讨的课题。
本“背景技术”部分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翼机,能增加额外的升力(lift force),以帮助减轻旋翼机的负重。
本发明的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本发明所提供的旋翼机包括机身(body)与多个旋翼部(rotary-wing part)。机身具有前端部、后端部与侧边的两端部以及通过前端部与后端部与侧边的两端部的参考平面(reference plane)。这些旋翼部设置于机身,其中各个旋翼部包括至少一旋叶(blade)与转轴(shaft),而转轴连接旋叶。旋叶沿着其所连接的转轴的轴心方向(axis)旋转。各个转轴的轴心方向与参考平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介于5度至30度。
基于上述,由于各个转轴的轴心方向与参考平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介于5度至30度,因此当本发明的旋翼机往前飞行时,可形成正攻角(Positive Angle Of Attack,Positive AOA),以使机身的底面能成为空气流(air stream)的迎风面,进而产生额外的升力来减轻旋翼机的负重。
为让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翼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1B是空气流施力于图1A中的旋翼机而绘制的力图(force diagram)示意图。
图1C是图1A中的旋翼机的升力与阻力的力图示意图。
图2A是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Aeronautics,NACA)编号NACA66-018翼型(airfoil)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的翼型的升力系数(Lift Coefficient)对应攻角(AOA)而变化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翼机的滞飞时间对应负重(weight)而变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光电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光电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3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 下一篇:一种机臂可自动折叠的多旋翼无人机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