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于顶升施工的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5057.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4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董云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城(天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00 | 分类号: | B66B17/00;E04F17/00;E04B1/35 |
代理公司: | 天津一同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南区双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框架支撑结构 电梯井道 顶升 预制 顶层框架 围护结构 标准层 装配式 横梁 幕墙 轻质 标准化 框架支撑结构 基础预埋件 建筑工业化 软连接构件 单个构件 既有建筑 井道结构 框架立柱 立柱底端 位置相对 依次连接 层结构 重量轻 立柱 施工 首尾 装配 屋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于顶升施工的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结构,包括基础、预制钢框架支撑结构、轻质幕墙围护结构和屋顶;预制钢框架支撑结构包括首层、多个标准层和顶层框架;各层框架包括4根以上位置相对的立柱;首层立柱底端与基础预埋件连接,各层框架立柱首尾依次连接;同一标准层框架内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底部均连有横梁形成U形结构;顶层框架相邻两根立柱之间上下均设有横梁;各层框架支撑结构外均与相对应的轻质幕墙围护结构共同组成独立的井道结构单元,各层结构单元依次完成顶升;预制钢框架支撑结构与既有建筑间设有多个软连接构件。该电梯井道结构标准化程度高,单个构件重量轻,构件规格少,符合建筑工业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工厂标准化预制,现场分段装配的既有多层建筑外加电梯井道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 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按国际标准我国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亿人,占总人口的11.4%。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严重超标,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社会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严峻。
目前在我国城镇住宅中,大量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度在10~24米之间,层数在4~7层之间的多层住宅,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建设标准和相关建筑规范的限制,都没有配建电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适老化改造势在必行。近年来,广东、上海、北京、福州、杭州等各地方鼓励城市居民自行出资加装电梯,并已开展了大量改造工程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2018年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
目前既有多层建筑加装电梯的相关技术,大多数采用构建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方式,或工厂整体预制现场整体吊装的施工方式。如公开号CN10258313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采用组合式井架组装的电梯井道壁,其包括由分布于井道四角的4根立柱和至少8横梁连接形成的井架结构,横梁与立柱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上下相邻井架结构通过立柱顶端立柱接头和连接座对位,并通过连接孔用高强螺栓连接。再如公开号CN10711751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及其电梯井道。其包括多个竖向方通、横向方通和槽钢焊接形成的截面为方形的井道单元,相邻两个竖向方通的上、下两端均有槽钢沿横向连接,相邻两个竖向方通的中部设有横向方通,上下相邻两个井道单元通过焊接在井道单元上下两端槽钢侧面的缀块,以及竖向方通内的芯柱连接。上述解决方案,虽然主体框架结构可以实现工厂标准化预制,但构件数量与种类多,连接节点复杂。而且即使采用工厂整体预制和现场整体吊装的施工方式,在主体框架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幕墙等围护结构的施工仍然无法避免大量的高空作业,以及搭建脚手架和防护工程等二次施工。同时,现实整体吊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场地内部道路狭窄,既有建筑之间距离有限,加上周围树木、路灯等的干扰,大型的运输车辆和起重机械很难进入。即使能够靠近施工场地,不仅作业的空间受限,而且安全措施也无法保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居民干扰大。其中,上面提及公开号CN102583131A的专利文献中虽然提及可以采用顶升的施工方法,但其所提出的井架结构构件多、连接复杂,不具有适用于顶升施工的结构优势。
此外,公开号CN10721574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结构及提升方法,提出采用工厂整体预制现场分段提升的施工方式。但其中所采用提升设备安装在下层结构框架的侧边上,每次提升结束后都需要将提升设备升至到新的高度,以完成下一步提升作业,且每次提升操作都需要完成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移动,作业环节多,技术较复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城(天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城(天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5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梯对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