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贻贝亲贝促熟培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5128.2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0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坤;杨林颖;阙华勇;张国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5 | 分类号: | A01K61/5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贻贝 亲贝促熟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紫贻贝人工育苗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紫贻贝亲贝促熟培育的方法。将性腺发育良好的紫贻贝亲贝通过阶段升温进行促熟培育,使亲贝性腺达到性成熟;而后阴干,置于18‑19℃的砂滤海水中诱导亲贝排卵,待卵密度达到15‑30个/毫升时,加入在诱导排卵时取出收集的雄性亲贝精液,得到人工育苗用的受精卵。本发明能够解决紫贻贝亲贝在促熟培育过程中敏感期易流产的难题,使种贝促熟更加高效、稳定,并且能有效获得质量与数量俱佳的成熟卵子,为紫贻贝苗种规模化生产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贻贝人工育苗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紫贻贝亲贝促熟培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隶属于双壳纲、贻贝目、贻贝科、贻贝属,俗称海虹、淡菜,常见于潮间带至20米水深的浅海,广泛分布于大西洋东北部、地中海、北太平洋、非洲南部及澳大利亚等海域,是重要的养殖经济贝类。紫贻贝能适应温盐度较大的变化,生活力强,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沿海,且生物量大,自然海区苗源丰富,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之一。2015年中国贻贝总产量84.5万吨,其中紫贻贝产量约占65%,是世界其他各国紫贻贝总产量的1.5倍。
目前,紫贻贝的养殖主要依靠采集自然野生苗种进行生产,由于紫贻贝配子排放及幼虫附着的时空性,加之海区环境的影响,普遍存在采集量不稳定,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严重影响后期的养成管理。尽管1970年代我国已成功突破紫贻贝人工育苗技术,但所用亲贝都是在临产季节收集海区自然成熟的亲贝,入池后直接产卵,无亲贝促熟培育过程,受个体差异和海区环境影响,野生亲贝发育同步性差,卵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紫贻贝在亲贝促熟过程中,对温度、饵料浓度等的刺激非常敏感,特别是在14-16℃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流产,直接影响卵的质量、数量和亲贝的健康状态,紫贻贝亲贝的促熟培育和产卵是当前紫贻贝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紫贻贝亲贝促熟培育及产卵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紫贻贝亲贝促熟培育的方法,将性腺发育良好的紫贻贝亲贝通过阶段升温进行促熟培育,使亲贝性腺达到性成熟;而后阴干,置于18-19℃的砂滤海水中诱导亲贝排卵,待卵密度达到15-30个/毫升时,加入在诱导排卵时取出收集的雄性亲贝精液,得到人工育苗用的受精卵。
所述促熟培育时阶段升温为将性腺发育良好的紫贻贝亲贝于池水温为8-9℃海水中,暂养3-5天;而后进入倒池培育期,每天倒池升温0.5-1℃(每天以倒池的方式使池水升温),至13.5-14℃时不再倒池,固定蓄养池培育3-5天;而后进入稳定培育期,通过每天换水缓慢升温,升温幅度不超过0.5℃/天,至15.5-16℃时不再升温,升温后每天定时更换15.5-16℃的海水,直至性成熟。
所述倒池培育和稳定培育期间,每天换水量为培育池体积1/2-2/3的水体;其中,稳定培育期间缓加水。
所述促熟培育时阶段升温过程中的倒池培育期,每天投喂单细胞藻类4-6次,日投喂量(20-30)×104个/毫升·天;稳定培育期,采用连续、自流的给饵方式进行投喂,饵料浓度保持在(3-5)×104个/毫升。
所述采用连续、自流的给饵方式进行投喂为将饵料储存至蓄养池上方的暂存槽中,采用虹吸的方式往蓄养池中注入饵料,虹吸管内径为5-20mm,调节流速使蓄养池饵料浓度保持在(3-5)×104个/毫升。
所述性腺发育良好的紫贻贝亲贝为1龄以上,足丝分泌能力强的性腺发育良好的健康个体;所述促熟培育时性腺发育良好的紫贻贝亲贝的蓄养密度为60-80个/m3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51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式螺类增养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龙虾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