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交付立体测试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5931.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7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方焕辉;刘星扬;赵月;吴润;张宇;张志瑶;江思荣;赵民;张磊;刘江;叶绍凯;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徐辉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系统 系统集成 交付 立体 测试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交付立体测试平台,包括主体框架、供配电系统,静电释放系统,视觉识别及执行系统,惯性器件隔离系统;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上层设置托板,托板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单机;中层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主体结构;下层用于布置测试飞行控制系统的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测试设备以及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为立体测试平台供电。本发明的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将飞行控制系统单机、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部分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分层布置,布局清晰,便于电缆的连接、查找及更换,避免人员的误操作;有效减少电缆网测试过程中损伤的风险;有效减少了不同种类电缆交叉重叠,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交付立体测试平台,属于航天集成测领域。
背景技术
控制系统集成测试是指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产品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系统内各组成单元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集成组装、连接、调试,并按照约定的方法进行测试,以验证系统软、硬件工作的协调性,功能的正确性,以及是否达到相应技术指标及要求的活动。
需要交付的产品包括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电缆网及控制系统各单机设备是集成交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集成测试中占地面积最大的部分。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分别包括电缆网及多种单机,电缆网分布错综复杂,采用测试发射控制系统测试飞行控制系统的连接过程,连接易出现人因差错,且操作困难。
行迹管理的目的在于在集成测试中大量的被测产品与测试设备集中展开在集成测试试验室,设备间需要大量电缆进行连接,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集成测试设备的自身特性、测试目的、质量制约条件等需求,划分出适当的测试场地。从而有利于人、物的结合,更有效的进行集成测试活动。促进测试现场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达到高效、优质、安全测试的目的。
目前在行业内系统各单机行迹规划主要依赖测试人员经验,根据以往的测试布局对电缆网和各设备在试验室中进行展开,设备测试的平台一般根据控制系统规模使用若干张木桌拼接而成。但控制系统电缆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捆绑与圆筒之中,为多分支立体型结构,在测试过程中难以将其顺利的展开在平面的木桌拼接平台之上。
目前试验室普遍采用工艺规程规定各单机及电缆网的摆放位置,使用工艺文件对展开过程进行行迹管理。但因为电缆网自身结构复杂、部分结构不易弯折、插头接口脆弱易损等特点,难以依照工艺规程要求将其展开在平面的测试平台之上,且在强行对电缆网进行展开极易对电缆网造成损伤。
且电缆网与单机设备因为使用位置与功能的不同,其电缆直径、电缆材质、可弯折程度均不同,将其统一展开在同一个测试平台上,难以使电缆网平整有序的展开,不同结构的测试电缆交叉往复,互相重叠,严重影响测试集成测试效率,测试质量难以保证。
如何提供一种集成式的立体测试平台,便于飞行控制系统的展开布局以及系统电缆连接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交付立体测试平台,解决控制系统电缆网和设备难以有序定置展开的问题,避免电缆网展开过程中电缆弯折角度过大,缩短测试人员需找电缆插头的时间,避免不同种类电缆交叉重叠。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交付立体测试平台,包括主体框架以及供配电系统;
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上层设置托板,托板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单机;中层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主体结构;下层用于布置测试飞行控制系统的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测试设备以及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为立体测试平台供电。
优选的,上层托板设置用于电缆连接的出线口、分支电缆走线的行迹槽以及飞行控制系统单机定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59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