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吐鲁香树脂的服装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7109.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9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远科服装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4 | 分类号: | D06P1/34;D06P1/673;D06P1/653;D06P1/651;D06P1/46;D06P1/667;D06P1/52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闫艳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香树脂 服装染料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甲基丙烯酸丁酯 天然植物颜料 活性添加剂 生产成本低 成分制备 绿色环保 纳米粉料 染色效果 人体安全 硬脂酸锌 偶联剂 乙二醇 引发剂 染料 染色 硅油 刺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吐鲁香树脂的服装染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成分制备而成:吐鲁香树脂、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粉料、天然植物颜料、硬脂酸锌、硅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乙二醇、引发剂、助剂、偶联剂、活性添加剂和水。本发明制备的染料性能稳定、易于染色、对人体安全无刺激,并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染色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料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吐鲁香树脂的服装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古代常用的矿物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
近年来,随着服装材料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服装、纺织品要求的提高,相应的对染料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即要求染料有高的各项坚牢度,特别是水洗牢度尤甚。同时,该行业对染料制作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一直以来,染料制造行业都面临着污水处理压力,环保问题时有发生,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这就使得科技含量高、环保节能型染料制造方法的出现成为迫切需要。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的染料研究方向已经转向染料之间、染料与助剂之间的复合增效上,从已有的染料应用上看,现有的染料组合应用上,重现性和配伍性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公开号为CN107419554A,公开一种无毒纺织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EA50染料20-38份、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5-15份、润湿剂10-19份、氧化剂0.5-3.5份、扩散剂6-18份、渗透剂7-14份、无水乙醇2-15份、冰醋酸14-20份、合成纤维11-19份、乳化剂8-14份、消泡剂8-12份、催化剂0.1-1.5份、多官能度化合物18-25份。公开号为CN107686669A,公开一种花椒天然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花椒天然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花椒置于溶剂中,pH值为5-10,回流提取30-60min,每克所述花椒提取的提取液量为20-30ml,过滤即得所述花椒天然染料。以上现有技术,虽然制备的染料,其原料和制备过程较为环保,但是其染色效果并不理想,染色效益不持久,并且功能性较为单一,原材料制备工艺复杂,因此并不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综上所述,因此需要一种更好的服装染料,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吐鲁香树脂的服装染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染料性能稳定、易于染色、对人体安全无刺激,并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染色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吐鲁香树脂的服装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吐鲁香树脂18-24份、甲基丙烯酸丁酯9-13份、纳米粉料7-12份、天然植物颜料4-8份、硬脂酸锌2-5份、硅油3-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9份、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8-11份、乙二醇4-7份、引发剂2-4份、助剂3-6份、偶联剂3-5份、活性添加剂4-8份和水10-14份。
优选的,所述服装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吐鲁香树脂21-24份、甲基丙烯酸丁酯10-13份、纳米粉料9-12份、天然植物颜料6-8份、硬脂酸锌3-5份、硅油3-4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9份、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9-11份、乙二醇5-7份、引发剂2-3份、助剂3-5份、偶联剂4-5份、活性添加剂6-8份和水12-1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远科服装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远科服装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7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荧光染料
- 下一篇:改良后的蚕丝复合面料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