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的微震监测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7490.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斌;石晓红;王在胜;李耀谦;查华胜;庞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万泰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震 等离子体脉冲 谐振 监测点 增透 地面数据处理 数字采集仪 微震传感器 微震监测 三轴 服务器 数据处理分析 目标区域 数据发送 无线网络 岩体破裂 作业过程 监测孔 布设 固孔 套管 预设 采集 安置 分析 | ||
1.一种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的微震监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目标区域内布设多个监测点;
S2、在各监测点打监测孔并加套管固孔;
S3、在各监测点安置三轴微震传感器及微震数字采集仪,通过三轴微震传感器和微震数字采集仪采集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作业过程中煤岩体破裂产生的微震数据;
S4、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微震数据发送至地面数据处理服务器;
S5、通过预设的微震处理方法对地面数据处理服务器中微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微震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的微震监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以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的试验井为中心、1.7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在目标区域布设多个监测点,多个监测点以试验井为中心、以不同距离为半径向外辐射,在水平空间上形成多个圆形包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的微震监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及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原理,在部分监测点打一个深度为16m、孔径为110mm的监测孔,在部分监测点打一个深度为5m、孔径为110mm的监测孔;
在孔深16m监测点均下发长为16.5m、孔径为90mm的pvc套管、在孔深5m监测点均下发长为5.5m、孔径为90mm的pvc套管进行套管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的微震监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具体包括:
在各监测点连接三轴微震传感器与微震数字采集仪;
在各监测点,将三轴微震传感器置于地表及孔底进行背景噪音测试,经测试合格后,对三轴微震传感器进行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的微震监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微震数字采集仪通过太阳能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的微震监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在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微震数据发送至地面数据处理服务器之前,还包括:在目标区域设置无线传输网络,使微震数字采集仪与地面数据处理服务器无线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的微震监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具体包括:
S51、根据监测区域测井资料,初步确定地质模型,得到地层速度、地层密度信息;
S52、利用主动震源进行地表锤击,并通过微震传感器接收信号,进行地层速度校正,并最终确定监测区域的地层速度模型;
S53、对微震数据进行信号识别、预处理,包括去直流与倾斜、带通滤波、陷波及波形叠加处理;
S54、利用STA/LTA算法,对微震数据进行智能、自动事件检测;
S55、对智能定位的纵波、横波初至进行人工微调,利用坍塌网格搜索定位、包含方位角信息的双差地震走时定位法进行微震数据定位计算;
S55、对人工定位后的微震数据进行震源机制解计算,以获得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过程中煤岩体破裂形成机制;
S55、对人工定位后的微震数据进行双差成像计算,反演出事件分布区域的速度场,继而刻画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过程中煤岩体裂缝展布特征;
S56、在对微震事件空间分布、震源机制、波速场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评价、指导等离子体脉冲谐振增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万泰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万泰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74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度域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地震数据非局部均值去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