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激素处理提高花生栽野远缘杂交成功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7739.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姜慧芳;廖伯寿;任小平;陈伟刚;黄莉;陈玉宁;周小静;罗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璐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缘杂交 花生 激素处理 成功率 杂交 果针 赤霉素 生长素 父本 母本 近缘野生种 农作物育种 细胞分裂素 基本信息 亲缘关系 栽培花生 成果率 花基部 花生属 栽培种 再利用 正反交 荚果 发育 |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育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激素处理提高花生栽野远缘杂交成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的核心在于:以栽培种为母本,以近缘野生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在杂交后先后使用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进行处理,以提高花生远缘杂交成功率。本发明利用花生属亲缘关系与栽培花生正反交,获得杂交的基本信息,再利用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激素处理花基部和果针,促进果针和荚果的发育,达到提高花生远缘杂交成果率的目的,在花生远缘杂交实践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育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激素处理提高花生栽野远缘杂交成功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重要油料作物及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但是栽培种花生遗传基础比较狭窄,限制花生育种进程,利用野生种扩宽其遗传基础是重要手段。花生属近缘野生种具有许多对病虫害高度抗性甚至免疫、高含油量、高蛋白质的材料,但是由于种间差异和生殖隔离产生种胚败育,使得常规杂交很难获得成功,使之成为利用花生近缘野生种质优异基因源的主要障碍。目前,花生远缘杂交主要是常规方法,杂交成针率和成果率较低,不利于花生近缘野生种的利用。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提高花生远缘杂交成功率的杂交方法,促进花生近缘野生种的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激素处理提高花生栽培种和野生种远缘杂交成功率的方法,适用于花生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激素处理提高花生栽野远缘杂交成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的核心内容在于:以栽培种为母本,以近缘野生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在杂交后先后使用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进行处理,以提高花生远缘杂交成功率。
本发明通过选择四大类型花生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杂交,统计成针率和成果率,发现密枝亚种(龙生型和普通型)与近缘野生种杂交成针率和成果率明显高于疏枝亚种(多粒型和珍珠豆型),表明密枝亚种可以作为桥梁转移野生花生优良基因到疏枝亚种;采用正反交组配方式,明确栽培种花生作母本和作父本对杂交成针率和成果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栽培种花生作母本杂交的成针率和成果率明显高于栽培中花生作父本杂交的成针率和成果率,表明栽培种花生作母本杂交成功率更高。
因此,所述栽培种优选为密枝亚种(龙生型和普通型),代表品种有“红安直立”、“贺县青豆”、“飞龙乡”、“平南石腰豆”。
所述近缘野生种包括:A.stenosperma,A.batizocoi,A.villosa,A.corentina。
进一步地,在授粉后,立刻使用赤霉素处理花柱基部子房处;在果针伸长,但还未入土以前(相当于赤霉素处理后18-22天),利用生长素处理果针;在子房开始膨大时(相当于生长素处理后12-18天),利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果针。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赤霉素的使用浓度为44~120ppm,优选为100ppm;生长素的使用浓度为50~100ppm优选为100ppm;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浓度为20~80ppm,优选为50ppm。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杂交方式与杂交手段可采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杂交方式与杂交手段。
作为一种示例性说明,所述杂交手段具体为:
在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的初花期,每天下午4点-7点用镊子轻轻拨开母本的花蕾,去除雄蕊,同时去除该节位的其他花蕾,保证杂交果的唯一性,并在节位用线绳标记;第二天早晨收集父本花粉,并用镊子将花粉涂在母体植株去除雄蕊的柱头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为了使栽培种和近缘野生种的花期重合,需根据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的花期时间不同,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的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7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