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ASSIVE MIMO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8247.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8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涛;陈礼涛;李明超;赖展军;黄明达;李轶帆;苏国生;段红彬;丁海;范颂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50;H01Q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assive mimo 天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MASSIVE MIMO天线,MASSIVE MIMO天线包括反射板、多个辐射单元及校准模块。校准模块的PCB板上集成有校准网络、滤波器及射频连接器,故校准模块同时具有信号校准及滤波的功能。因此,MASSIVE MIMO天线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外置滤波器。而且,校准网络、滤波器及射频连接器通过PCB板实现集成,使得校准模块的结构更紧凑。因此,上述MASSIVE MIMO天线的小型化程度更高,使得上述通信基站实现小型化。此外,由于滤波器与校准网络为一体化的设计,故设计时可充分考虑两个级联部件的电气参数的匹配性能。因此,电气参数匹配性能可尽可能优化,从而实现滤波器性能与天线性能的最优互连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ASSIVE MIMO天线。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从4G向5G不断发展演进,MASSIVE MIMO(大规模多入多出)天线得到广泛应用。在传统的大规模MIMO天线中,通常需在天线背面安装有腔体滤波器,滤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基站设备的信号收/发电路模块,输出端口连接天线端口。
而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网络覆盖的深入,导致站点资源愈发紧张,故对基站设备小型化、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基站天线中,由于需要外置与天线端口数量相同的滤波器,故将导致传统基站天线的体积增加,不利于基站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基站天线体积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型化程度较高的MASSIVE MIMO天线。
一种MASSIVE MIMO天线,包括:
多个辐射单元;及
校准模块,所述校准模块包括:
PCB板;
形成于所述PCB板的校准网络,包括校准端口、多个主信号通道及多个耦合信号通道,所述多个主信号通道的输出端与所述多个辐射单元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设置于所述PCB板上的多个滤波器及多个射频连接器,所述多个主信号通道的输入端与所述多个滤波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所述多个射频连接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多个滤波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准网络包括功分器及多个定向耦合器,每个所述定向耦合器形成一个所述主信号通道及一个所述耦合信号通道,所述功分器的公共端形成所述校准端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准模块还包括第二射频连接器,所述第二射频连接器与所述功分器的公共端电连接以形成所述校准端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准网络的线路类型为微带线或带状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器为介质滤波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信号通道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电路匹配负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板具有接地层,所述校准网络、所述滤波器及所述射频连接器均与所述接地层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器及所述射频连接器通过表面贴装技术设置于所述PCB板,所述PCB板的表面形成有多个金属化过孔,以使所述滤波器及所述射频连接器与所述接地层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滤波器与对应的所述多个射频连接器形成两组队列,且所述两组队列对称分布于所述PCB板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多个辐射单元设置于所述反射板的表面,所述校准模块设置于所述反射板背向所述多个辐射单元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MASSIVE MIMO天线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8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