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久抗静电聚丙烯组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8491.X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5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方永炜;朱敏;姚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5/18;C08K5/19;C08K5/57;C08K5/098 |
代理公司: | 34115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硝酸盐 聚苯乙烯磺酸钠 重量份数比 十八烷基 二甲基 羟乙基 抗静电聚丙烯组合物 复配抗静电剂 组合物材料 析出 分散性好 热稳定剂 热学性能 重量份数 抗静电 抗氧剂 润滑剂 树脂基 添加量 衰减 制备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久抗静电聚丙烯组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组分按其重量份数组成:聚丙烯1000份,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铵硝酸盐1‑5份,聚苯乙烯磺酸钠1‑5份,抗氧剂2‑5份,热稳定剂:其与聚丙烯的重量份数比为2‑3:100,润滑剂:其与聚丙烯的重量份数比为1‑2:100。本发明采用的聚苯乙烯磺酸钠与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铵硝酸盐作为复配抗静电剂加入树脂基体内,分散性好且添加量少,不影响原有材料的机械、热学性能。使组合物材料具有长久抗静电的特性,且不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衰减,也不存在析出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改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久抗静电聚丙烯组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专用设备多用于地下采矿作业或矿产输送,在整个过程中经常粉尘飞扬,极易产生爆炸、火灾等隐患,因此对于矿井专用设备使用的塑胶材料需具有抗静电要求。但目前的抗静电塑胶材料多采用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其为非长久性抗静电,一般需要在高湿度的环境下才能获得更好的抗静电效果,并且在1-2年之后抗静电效果就会消失,在抗静电效果消失后其表面极易吸附粉尘,大大增加了粉尘爆炸的风险。目前常用的长久型抗静电剂为聚醚型抗静电剂、导电炭黑或导电碳纳米管,它们虽然可以达到长久抗静电要求,但严重影响了材料的性能,大大增加了设备损坏的风险。如何解决材料的物理性能与长久抗静电性能的矛盾,是目前矿井设备材料选择上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久抗静电聚丙烯组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矿井专用设备,特别适合于井下设备外壳、内部制件、传送带及其附件等制件,在不影响原材料本身的机械、热学性能的同时,兼具优异的长久抗静电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久抗静电聚丙烯组合物材料,其由以下组分按其重量份数组成:
聚丙烯:1000份,
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铵硝酸盐:1-5份,
聚苯乙烯磺酸钠:1-5份,
抗氧剂:2-5份,
热稳定剂:其与聚丙烯的重量份数比为2-3:100,
润滑剂:其与聚丙烯的重量份数比为1-2:100。
进一步方案,所述聚丙烯的在230℃/2.16KG条件下熔融指数为80-90g/10min。
进一步方案,所述热稳定剂是由有机锡稳定剂、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按质量比为60:25:15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方案,所述润滑剂为聚丙烯蜡或氧化聚丙烯蜡。
进一步方案,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76(β-(3,5-二叔丁基羟基苯基)丙烯酸十八碳酸酯)、抗氧剂168(三-(2,4-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抗氧剂DLTDP(硫代二丙酸双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长久抗静电聚丙烯组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丙烯、热稳定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加入高混机中进行混合,然后往高混机内加入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铵硝酸盐和聚苯乙烯磺酸钠继续混合;最后将混合均匀的物料通过送料装置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物料在螺杆的剪切、混炼和输送下充分的熔合,最后经过挤出、拉条、冷却后制得聚丙烯组合物材料成品。
进一步方案,所述高混机的温度为70-90℃,双螺杆挤出机的各区段温度设定为一区160-170℃,二区180-190℃,三区190-220℃,四区220-270℃。
本发明的第三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长久抗静电聚丙烯组合物材料的用途,所述聚丙烯组合物材料用作矿井专用设备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8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