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间杂豆割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8722.7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5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闫虎斌;张耀文;朱慧珺;张泽燕;赵雪英;张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5/22 | 分类号: | A01D45/22;A01D45/24;A01D5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付金星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田 间杂 豆割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田间杂豆割倒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下方固接设置有固定刀片,所述固定块内部左侧固接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中心位置垂直固接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右端固接设置有活动刀片,所述活动刀片右端中心位置固接设置有滑块,所述车体上下两侧左右两端垂直固接设置有轴杆。本发明第一电机带动伸缩杆进行伸缩运动,从而使得活动刀片沿着车体左右来回滑动,配合固定刀片将豆杆切断,豆杆正好被第一传送带运输至右侧,并且爆裂后的豆子通过回收槽被回收至储存箱储存,防止豆粒落在地面上造成损失,之后豆杆被运输至第二传送带上,同时第三电机带动第二传送带将豆杆整齐排放在车体下侧,方便豆杆的晾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割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田间杂豆割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上将杂豆收获分成植株割倒和田间脱粒两步进行,即杂豆成熟后先使用收割机械将植株割倒,然后放置在田头晾晒后再次进行收获,现有的收割机的种类繁多,功能也各不相同,但是都大量的节省了人力,使得工作更加轻松,耗费的时间明显缩短,收获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传统的收割机存在如下不足:
1、收割机都容易在植株割倒时造成豆荚炸裂,使得豆荚内部豆子都被惯性甩出,从而造成对豆粒的损坏和浪费,所以为了减少损失,农户仍然坚持传统人工收获,但这样又会造成人力的浪费和收获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田间杂豆割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田间杂豆割倒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下方固接设置有固定刀片,所述车体两端固接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左侧固接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中心位置垂直固接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右端固接设置有活动刀片,所述活动刀片右端中心位置固接设置有滑块,所述车体上下两侧左右两端垂直固接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自由端固接设置有运动轮,所述车体1右端上方垂直固接设置有推杆,所述车体内部前端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车体右侧上方垂直固接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端固接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下端中心位置垂直固接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下端穿入车体内部连接在第一传送带上,所述第一转轴上环绕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固定块上端中心位置垂直固接设置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中心位置水平穿插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侧,竖直板之间设置有压板,所述第二转轴左侧自由端固接设置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竖直板左侧下端固接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外表面之间环绕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右侧,车体前端设置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下端,第一传送带右端设置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左侧下端水平固接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左侧自由端设置有盖板,所述回收槽右端设置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右侧固接设置有运输箱,所述运输箱右侧固接设置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内部固接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运输箱内部,第三电机左侧中心位置垂直固接设置有第二传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内部设置为中空的。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右侧卡接在车体右侧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右端外表面环绕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从动轮上端与第一从动轮下端齿合。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箱下底面右侧向上抬升45度。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箱右侧上端垂直固接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端向上抬升4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8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