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施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9151.9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0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戴炜建;马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圣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8 | 分类号: | A61B17/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杭州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杆 腔管 手柄套管 推力手柄 结扎 止血 安装头 施夹器 一次性 穿套 轴向 医用高分子材料 传动过程 工程塑料 内部组件 扭力部件 一端连接 转换结构 地连接 故障率 可拆卸 助力臂 枪式 握持 生产成本 协同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施夹器,其包括:腔管,一端设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止血结扎夹;顶杆,轴向地穿套在腔管内;所述顶杆前端用于推动安装头前端的止血结扎夹内部组件运动;手柄套管,轴向穿套在腔管一端;所述手柄套管用于协同助力臂提供稳定握持;以及推力手柄,一端连接顶杆;其中腔管、顶杆、手柄套管、推力手柄均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发明采用腔管、顶杆、手柄套管和推力手柄,其结构简单,传动过程无需高强度的扭力部件,便于使用低强度的工程塑料,且无需枪式转换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施夹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微创手术中,常采用结扎夹夹闭人体血管及管腔组织,起到止血和闭合作用。目前结扎夹主要由金属、塑料和可降解材料三种材质制成。结扎夹在闭合管腔时,需要借助施夹器实施,施夹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结扎夹的功效和手术效率。目前施夹器主要采用金属制件组装而成,金属制件在生产过程存在大量的水污染、粉尘污染;金属施夹器重量较大,对临床手持操作有一定影响;金属施夹器属于重复使用之复杂结构器械,操作人员存在器械清洗、拆解、组装困难,消毒或灭菌不彻底带来的患者感染风险,部件易缺失、漏装错装、损坏造成结扎夹夹闭失败等隐患。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一次性施夹器。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施夹器,其包括:腔管,一端设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止血结扎夹;顶杆,轴向地穿套在腔管内;所述顶杆前端用于推动安装头前端的止血结扎夹内部组件运动;所述手柄套管,轴向地穿套在腔管一端的外壁;所述手柄套管用于协同助力臂提供稳定握持;以及推力手柄,一端连接顶杆;其中腔管、顶杆、手柄套管和推力手柄均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发明采用腔管、顶杆、手柄套管和推力手柄,其结构简单,传动过程无需高强度的扭力部件,便于使用低强度的工程塑料,且无需枪式转换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故障率,而采用无嗅、无毒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材料制造,1)避免了金属制件生产过程的水污染、粉尘污染等现象;2)解决了金属施夹器的重量较大缺陷,减轻操作者身体组织劳损;3)交付使用前完成清洗、灭菌,并用阻菌包装,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及使用者交叉感染风险;4)主要材料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降低了医疗废物处理要求,避免后续污染风险,避免尖锐金属废物对人体损伤风险。
其中,所述顶杆的后端具有固定块。
其中,所述腔管包括中空的第一管件和位于第一管件前端的中空的第二管件,所述第一管件的直径大于第二管件的直径。
其中,所述安装头位于第二管件的前端;所述第一管件内壁与固定块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一管件的外壁设有多道环形凸棱。
其中,所述第二管件的后端的外壁向外设有多道凸棱,所述凸棱用于与旋转拨轮内部安装孔的凹槽相互卡合。
其中,所述推力手柄前端具有导柱,所述导柱前端卡入防脱块中。
其中,所述腔管后端安装有中空的手柄套管,所述手柄套管外套在腔管的第一管件外部;所述推力手柄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推力手柄后端具有用于贴合拇指或拇指根部肉垫的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其中,所述导柱采用圆柱型、一字型或十字型等;所述导柱为可转换与手柄套管的方向或固定方向。
其中,所述手柄套管后端安装有后盖,所述后盖内有便于推力手柄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后盖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防脱块的最大外径大于后盖安装孔的最大外径;所述防脱块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圣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圣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9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