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量判识原油热裂解程度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9505.X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8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路清华;顾忆;黄继文;邵志兵;贾存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原油 裂解 程度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定量判识原油热裂解程度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采集的原油样品在不同的预设温度下分别进行黄金管热模拟实验,得到多组模拟产物;
步骤S2,分别对每组模拟产物进行物质组成和含量分析,得到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和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
步骤S3,确定原油样品经过每组黄金管热模拟实验后的热裂解程度;
步骤S4,基于步骤S2中得到的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和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以及步骤S3中得到的原油的热裂解程度,建立原油热裂解程度判识关系式;
步骤S5,采集待检测区域的原油样品并分析确定其中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和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依据步骤S4中所建立的原油热裂解程度判识关系式,确定待检测区域的原油的热裂解程度;
在步骤S3中,分别测量每组模拟产物的镜质体反射率Ro,依据Ro值确定原油样品经过每组黄金管热模拟实验后的热裂解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色谱和/或质谱法进行模拟产物中物质组成和含量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i)确定Ro与原油热裂解程度及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之间的关系;
ii)确定Ro与原油热裂解程度及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之间的关系;
iii)依据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和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与Ro之间的关系,以及Ro值与热裂解程度的关系,建立原油热裂解程度判识关系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o与原油热裂解程度及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之间的关系为:
当Ro1.3%时,原油热裂解程度10%,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1.5;当Ro在1.3%-1.5%范围内时,原油热裂解程度介于10%-30%之间,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在1.3-1.5范围内;当Ro在1.5%-2.0%范围内时,原油热裂解程度介于30%-70%之间,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在0.7-1.3范围内;当Ro2.0%时,原油热裂解程度70%,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0.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o与原油热裂解程度及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之间的关系为:
当Ro1.3%时,原油热裂解程度10%,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0.7;当Ro在1.3%-1.5%范围内时,热裂解程度介于10%-30%之间,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在0.7-1.0范围内;当Ro在1.5-2.0%范围内时,原油热裂解程度介于30%-70%之间,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在1.0-30范围内;当Ro2.0%时,原油热裂解程度70%,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3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热裂解程度判识关系式为:
当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1.5且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0.7时,原油热裂解程度<10%;
当1.3<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1.5且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1.0时,10%≤原油热裂解程度<30%;
当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1.5且0.7≤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1.0时,10%≤原油热裂解程度<30%;
当0.7<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1.3且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30时,30%≤原油热裂解程度<70%;
当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的质量比1.3且1.0≤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30时,30%≤原油热裂解程度<70%;
当甲基环己烷/二甲基环戊烷质量比≤0.7且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30时,原油热裂解程度≥70%;
当二甲苯/正辛烷质量比≥30时,原油热裂解程度≥7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金管热模拟实验中,预设温度在300℃-60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95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