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9891.2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4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岳英;李政雄;杜德志;张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得膜分离技术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14 | 分类号: | B01D61/14;B01D67/00;B01D71/34;B01D71/42;B01D7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洋;赵青朵 |
地址: | 北京市顺义区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滤膜 复合溶液 有机溶剂 铸膜液 聚合物 湿膜 制备 凝固 聚偏氟乙烯 分离效率 结构均一 聚丙烯腈 控制指标 制备过程 制备条件 干燥液 膜通量 凝固浴 刮膜 聚砜 膜孔 添加剂 溶解 调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聚合物和添加剂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得到铸膜液;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丙烯腈、聚砜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B)调控所述铸膜液的粘度范围至800~30000mPa·S;C)将所述铸膜液刮膜后在复合溶液的凝固浴中凝固,得到湿膜;所述复合溶液包括有机溶剂和水;D)将所述湿膜在干燥液中干燥,得到超滤膜。本发明采用粘度作为控制指标调节控制超滤膜制备过程的相关制备条件,方法简单实用。同时用含有有机溶剂和水的复合溶液进行凝固,使得形成的膜孔结构均一,膜通量增加,分离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几种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是一门新兴的多种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溶液分离、浓缩和提纯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超滤膜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工业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之一。其不仅用于分离、浓缩、纯化生物制品、医药制品以及食品工业中,还用于血液处理、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中的终端处理装置。
粘度是液体物质的一种物理化学性质,液体的分子之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的分子之间会产生一种阻力,阻碍液体分子间的相对运动,液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液体的“粘滞性”。用来表示液体粘滞程度的指标,叫做“粘度”。粘度是流体粘滞性的一种量度,是流体流动力对其内部摩擦现象的一种表示。粘度的大小,决定于液体分子间的内摩擦阻力,液体的粘度大,液体的分子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内摩擦阻力越大,液体的流动性就差。反之,内摩擦力小的液体粘度就越小,液体的粘度越小,流动性就越好。粘度参数的测定,对于预测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输送性以及产品在使用时的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印刷、医药、石油、汽车等诸多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对制膜工艺的调控繁杂,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超滤膜制备工艺的简单调控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超滤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超滤膜膜通量高,方法简单,可调控。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聚合物和添加剂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得到铸膜液;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丙烯腈、聚砜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B)调控所述铸膜液的粘度范围至800~30000mPa·S;
C)将所述铸膜液刮膜后在复合溶液的凝固浴中凝固,得到湿膜;所述复合溶液包括有机溶剂和水;
D)将所述湿膜在干燥液中干燥,得到超滤膜。
优选的,步骤B)所述调控所述铸膜液的粘度范围具体为:聚丙烯腈为1000~5000mPa·S;聚砜为800~5500mPa·S;聚偏氟乙烯为10000~30000mPa·S。
优选的,步骤C)所述复合溶液中有机溶剂的质量浓度为5%~40%。
优选的,步骤C)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环丁砜、γ-羟基丁酸内脂、乙醇和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C)所述凝固浴的温度为10~60℃。
优选的,步骤B)所述刮膜的厚度0.03~0.04mm,成膜速度3~23m/min;空气浴暴露时间为1~6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得膜分离技术工程(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安得膜分离技术工程(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9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