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淋巴瘤作用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0605.X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1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连;刘腾;李亚君;李雄;刘武昆;彭咏波;谢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196 | 分类号: | A61K31/196;A61K31/35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44329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燕玲;杨晓松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方药物组合物 淋巴瘤 苯丁酸氮芥 汉黄芩素 联合用药 天然药物 摩尔比 协同 治疗 | ||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淋巴瘤作用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该复方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由摩尔比为1:1~1:10的苯丁酸氮芥和汉黄芩素组成。两者联合用药具有较强的协同治疗淋巴瘤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淋巴瘤作用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现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杀手。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现代工业化的快速进程,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导致淋巴细胞系统免疫被破坏而引起淋巴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使我们意识到研发出一种能够用于防治淋巴瘤的药物系统显得非常迫切。
氮芥类化合物具有确切的抗癌活性,是使用较早而又重要的一类抗肿瘤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如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苯丁酸氮芥毒性相对较小,是最早作为氮芥类的抗体导向酶前药疗法药物之一,而且近几年有报道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CLB)活性较好。其结构如下:
如何将苯丁酸氮芥的优越抗癌疗效与具有靶向抗癌活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联合协同治疗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是一类值得关注的很有潜力的抗肿瘤复合药物。组合苯丁酸氮芥和临床药物用于恶性肿瘤淋巴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几乎没有。
汉黄芩素(wogonin,WG)是唇形科(Labiatase)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汉黄芩素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作用,抗凝血作用,解痉作用,此外还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以及利尿作用等。最新研究表明汉黄芩素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报道显示汉黄芩素可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与诱导凋亡有关,特别是诱导白血病细胞向粒系定向分化作用。这些为复合CLB和汉黄芩素给药治疗恶性肿瘤淋巴瘤提供了全新的机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淋巴瘤作用的复方药物组合物;该复方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由苯丁酸氮芥和汉黄芩素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具有抗淋巴瘤作用的复方药物组合物的用途;药理试验证明该复方药物组合物具有协同抗淋巴瘤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抗淋巴瘤作用的复方药物组合物,该复方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由苯丁酸氮芥和汉黄芩素组成。
优选的,所述苯丁酸氮芥和汉黄芩素的摩尔比为1∶1~1∶10。
更加优选的,所述苯丁酸氮芥和汉黄芩素的摩尔比为1∶1~1∶5。
更加优选的,所述苯丁酸氮芥和汉黄芩素的摩尔比为1∶5。
该复方药物组合物还含有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复方药物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
上述的一种具有抗淋巴瘤作用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淋巴瘤药物中的用途。
上述药物可用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淋巴瘤的治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06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