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联合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2981.2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8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汤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享福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6;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涛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红外热像仪 联合控制系统 控制中心 实时画面 比较模块 获取模块 接收模块 控制信号 快速降温 判断模块 识别信号 输出模块 输出识别 信息输出 预设 探测 | ||
本发明涉及空调,公开了一种空调联合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多个红外热像仪、多个空调基体;所述控制中心用于处理以下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热像仪探测到的实时画面;判断模块,基于实时画面判断当前区域内的人的数量;比较模块,基于当前区域内人的数量输出识别信号;获取模块,基于识别信号获取与红外热像仪位置对应以及相邻的空调基体信息;输出模块,基于获取到的空调基体信息输出用于控制空调基体启动的控制信号。当画面中人的数量超过预设值时,对应的空调基体与相邻的空调基体同时工作,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具体涉及一种空调联合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调节温度、湿度、挂式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热像仪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热像仪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
如公告号为CN108119987A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温度调节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室内温度调节装置的中央温度控制器上输入目标温度,控制器记忆该目标温度;中央温度控制器检测室内是否有人,如果没有人,中央温度控制器根据目标温度和室外温度控制温度调节装置,调节室内温度,使得室内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和室外温度之间;如果中央温度控制器感应到室内有人,则中央温度控制器调节温度,使得室内温度趋向于所述目标温度。
在展览馆等公共场合,通常设置有多个空调,若是检测到对应区域内有人,则开启空调,这样操作,单个空调工作,降温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空调的降温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联合控制系统,具有提升降温效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联合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多个红外热像仪、多个空调基体;所述控制中心用于处理以下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热像仪探测到的实时画面;
判断模块,基于实时画面判断当前区域内的人的数量;
比较模块,基于当前区域内人的数量输出识别信号;
获取模块,基于识别信号获取与红外热像仪位置对应以及相邻的空调基体信息;
输出模块,基于获取到的空调基体信息输出用于控制空调基体启动的控制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基体的工作状态分为工作中和不工作两种。空调基体工作中的状态分为未启动和启动两种。启动状态为空调基体在制冷状态,未启动状态为空调基体睡眠状态。红外热像仪实时采集画面并将画面传输至控制中心。当画面中人的数量超过预设值时,输出识别信号。通过输出模块来输出与空调基体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与红外热像仪对应和相邻的空调基体调整为启动状态。当画面中人的数量超过预设值时,对应的空调基体与相邻的空调基体同时工作,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控制红外热像仪探测范围的限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制部红外热像仪的检测区域进行限制,方便识别当前区域内的人的数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部包括用于在判断模块前执行的处理模块,
处理模块,基于获取到的实时画面和预设区域将实时画面区分为有效画面和无效画面;所述判断模块基于有效画面判断当前区域内的人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享福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享福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2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