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衬套内套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3292.3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查冬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九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C08L23/34;C08L101/00;C08K13/02;C08K3/04;C08K5/3437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衬套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衬套内套,包括内套本体,所述内套本体包括有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套接在外筒内部,所述内筒的内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中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轴,所述外筒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头,所述密封头包括有端盖和定位筒,所述定位筒插接于内筒两端内部,所述内筒的表面通过第二螺钉贯穿内筒螺接于定位筒,所述连接轴伸出至密封头外,本发明将密封头的定位筒插接于内筒两端内部,并使得连接轴伸出至密封头外,内筒的表面通过第二螺钉贯穿内筒螺接于定位筒,然后将密封头的端盖通过第一螺钉固定于外筒的固定盘,使得该减震衬套内套各个部件之间的组合安装与拆卸方便,其安装固定牢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震衬套内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衬套内套,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申请号为CN201120352303.1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滚珠轴承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内套、衬套结构,其包括内套和衬套,所述衬套活动设置在所述内套内,所述内套两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衬套长度略长于所述两端轴承座底端之间的长度。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1、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虽然简单,但其固定连接牢固性较差,易损坏;
2、其两端的轴承座缺少密封装置,且在轴向位移时,其耐磨性不够。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震衬套内套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衬套内套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衬套内套,包括内套本体,所述内套本体包括有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套接在外筒内部,所述内筒的内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中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轴,所述外筒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头,所述密封头包括有端盖和定位筒,所述定位筒插接于内筒两端内部,所述内筒的表面通过第二螺钉贯穿内筒螺接于定位筒,所述连接轴伸出至密封头外。
所述外筒和内筒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所述端盖和定位筒为一体成型,所述外筒的两端设有固定盘,所述密封头的端盖通过第一螺钉固定于外筒的固定盘。
所述密封头采用POM100AF材料制成。
所述内筒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内筒的橡胶材的各组分重量份数如下的:氯磺化聚乙烯15~22份、增粘树脂2~3份、碳黑22~25份、软化剂5~16份、补强剂20~24份、乙氧基喹啉5~7份和促进剂1~3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连接杆套在内筒的内部,使得连接杆与内筒的连接方式为间隙配合;
S2、将内筒套接在外筒内部,使得外筒和内筒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S3、将密封头的定位筒插接于内筒两端内部,并使得连接轴伸出至密封头外,内筒的表面通过第二螺钉贯穿内筒螺接于定位筒,然后将密封头的端盖通过第一螺钉固定于外筒的固定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震衬套内套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将密封头的定位筒插接于内筒两端内部,并使得连接轴伸出至密封头外,内筒的表面通过第二螺钉贯穿内筒螺接于定位筒,然后将密封头的端盖通过第一螺钉固定于外筒的固定盘,使得该减震衬套内套各个部件之间的组合安装与拆卸方便,其安装固定牢固稳定;
密封头采用POM100AF材料制成,当连接杆在内筒的内部轴向方向运动时,连接杆与密封头接触时,密封头具有高韧性,耐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九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国九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32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刹车蹄的外圆弧面张紧装置
- 下一篇:机器人腿足缓冲减振与自发电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