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检测血斑中多种乙醇非氧化代谢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3344.7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8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饶渝兰;林泽彬;王昊;张馨予;李椒纶;黄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31268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代谢 乙醇 司法鉴定 血液样品 检材 预处理 蛋白质保护 定量分析 时间要求 液相色谱 前处理 人血液 采样 检测 质谱 制备 定性 保证 | ||
本发明属司法鉴定领域,涉及一种同时检测血斑中多种乙醇非氧化代谢物的方法,本方法对血斑中4类共10种乙醇非氧化代谢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主要包括血液样品预处理,将人血液检材滴于#903蛋白质保护纸上,室温下干燥2‑3h,制备成血斑;采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斑中4类共10种乙醇非氧化代谢物的浓度;该方法血液样品用量少,仅50μL即可;前处理过程简便、快速,且将血斑作为检材,适用于实际检案中仅能够获得血斑的情况,易于操作和推广,能显著提高乙醇非氧化代谢物的稳定性,能准确客观地反映采样当时乙醇非氧化代谢物的信息,满足司法鉴定任务紧迫、对检测时间要求高的需求,保证司法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司法鉴定领域,涉及同时检测血斑中多种乙醇非氧化代谢物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同时测定血斑中4类共计10种乙醇的非氧化代谢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乙醇非氧化代谢物是判断乙醇摄入的可靠标志物,目前已被研究人员证实可用于判断近期及较长时间内的饮酒行为,以及区分尸体血液中所检测到的乙醇来源于生前饮酒还是死后腐败。血液是司法鉴定中最为常用的生物样本,在前期研究中,本研究团队已建立人血液中四类乙醇非氧化代谢物同时检测的方法。然而,实践显示,在样本的保存过程中,尤其是尸体血液样本的保存中,受血液中微生物的干扰,常会出现各乙醇非氧化代谢物不稳定的情况。文献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保存,血液中脂肪酸乙酯(FAEE)含量会明显增加,而血液中磷脂酰乙醇(PEth)在-20℃条件下保存有自发生成现象。
有研究将血液制备成血斑(DBS)进行检测,可弥补采用血液作为检测样本的不足,有效避免血液中微生物的干扰,提高待测物的稳定性,易于保存和运输;近年来,血斑在法医毒物检测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血斑中乙醇非氧化代谢物的检测,仅针对单种代谢物的分析(FAEE,PEth)或两种代谢物的同时分析(EtG和EtS)。然而,乙醇的各类非氧化代谢物具有不同的检测时限,如,乙基葡萄糖醛酸酯、乙基硫酸酯的检测时限大于18h;脂肪酸乙酯的检测时限长达24h;磷脂酰乙醇的检测时限大于1周,且根据其含量可对单次饮酒与长期饮酒做出区分;迄今,尚未有能够适用于血斑中4类乙醇非氧化代谢物同时检测的方法的文献报道,因而无法实现一次检测同时得到当事人饮酒时间和饮酒习惯等多方面的信息,直接影响到司法鉴定的效率。
因此,在司法鉴定领域,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血斑中乙醇的4类非氧化代谢物的同时测定。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申请的发明人拟提供一种同时检测血斑中4类共计10种乙醇非氧化代谢物的方法。该方法旨在弥补单独检测乙醇非氧化代谢物所得信息量有限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样品存储的稳定性,为司法鉴定中判断当事人是否摄入乙醇提供一种了准确可靠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同时检测血斑中多种乙醇非氧化代谢物的方法,尤其是一种能同时测定血斑中4类共10种乙醇非氧化代谢物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代谢物包括乙基葡萄糖醛酸酯(EtG)、乙基硫酸酯(EtS)、十四酸乙酯(E14:0)、十六酸乙酯(E16:0)、十八酸乙酯(E18:0)、油酸乙酯(E18:1)、亚油酸乙酯(E18:2)、花生四烯酸乙酯(E20:4)、磷脂酰乙醇(16:0/18:1)和磷脂酰乙醇(18:1/18:1)。
本方法能弥补单独检测乙醇非氧化代谢物所得信息量有限的缺陷,同时能提高样品存储的稳定性,为司法鉴定中判断当事人是否摄入乙醇提供准确可靠的新方法。
具体的,本发明的同时检测血斑中多种乙醇非氧化代谢物的方法,对血斑中4类共10种乙醇非氧化代谢物(乙基葡萄糖醛酸酯(EtG)、乙基硫酸酯(EtS)、十四酸乙酯(E14:0)、十六酸乙酯(E16:0)、十八酸乙酯(E18:0)、油酸乙酯(E18:1)、亚油酸乙酯(E18:2)、花生四烯酸乙酯(E20:4)、磷脂酰乙醇(16:0/18:1)和磷脂酰乙醇(18:1/18:1))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主要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3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