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的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3576.2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9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崔树龙;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E01C11/22;E02D29/045;E02D31/02;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建筑 信息化 地下 监护 防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的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座和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混凝土基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单元,两个所述混凝土单元之间通过承重板从上到下分隔为道路区和综合区,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连接有防水机构,所述综合区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均通过加强筋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便捷,能够有效地进行排水,同时也可以快速对地下管廊内部的管道进行监测,便于快速定位泄漏的位置,提升检修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廊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的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有的建筑物智能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地下管廊的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常出现地下管廊内部渗水的现象,进而导致地下管廊内部管件进水,以及引起金属管件的腐蚀,使管件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甚至引起电力系统瘫痪、漏水、漏气等大型事故现象。
现有地下管廊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地下排水系统的管道大部分规格都是固定,当城市内部雨水量较大时,不仅排水的效果差,地面容易出现积水的现象,且地下排水系统往往会出现超负荷工作,从而地下管廊内部渗水严重,严重影响佳通的运行,同时地下管廊内部设有油气管道腔,油气管道腔内设有燃气管道和油气管道,现有技术中的油气管道腔内,当燃气管道和油气管道发生泄漏时,不能够及时的发现,或者不能及时的对泄露位置进行定位,导致维修不及时,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的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的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座和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混凝土基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单元,两个所述混凝土单元之间通过承重板从上到下分隔为道路区和综合区,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连接有防水机构,所述综合区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均通过加强筋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将综合区分隔为管道区和排水区,所述承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螺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承重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管道支座,所述管道支座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管道支座,所述承重板上连接有警报机构,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与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承重板上方设有混凝土顶板,所述混凝土顶板通过多个承重柱与承重板固定连接,且混凝土顶板的两端与混凝土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顶板上连接有基层路面,所述基层路面两侧均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内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下方设有 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与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与排水通道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混凝土单元内均连接有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的一端与排水通道内部的连接,所述排液管道远离排水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排水区内部,所述排液管道上连接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与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水机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承重板上的绝缘橡胶层、橡胶防水层和路面。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的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3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