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虫人工智能化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5045.7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2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裕亿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虫 塑料袋 智能化 饲养 放入 卵块 封口 孵化 人工气候箱 虫卵 多次试验 废料清理 技术操作 人工成本 人工饲料 原料成本 棉花 蜂蜜水 幼虫 节约 养殖 内装 吸附 环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虫人工智能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环节卵块收集及幼虫孵化,将粘虫产的卵块收集放入能封口的塑料袋,并在塑料袋内放置吸附有蜂蜜水的棉花;将内装粘虫卵块和棉花的塑料袋放入人工气候箱孵化。本发明根据申请人多次试验得出:使用人工饲料进行智能化饲养,技术操作简单,废料清理快,与青饲料饲养相比较,节约原料成本30%以上,节约人工成本80%以上,饲养获得的粘虫蛹大小基本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虫人工智能化养殖方法,属于粘虫人工饲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态农业的推广和普及,害虫生物治理技术在农业的逐步得到推广,各种天敌昆虫的繁殖与培养被逐被人重视,且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益蝽(Arma chinensis Fallou)属半翅目蝽科,是一种捕食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可 用于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昆虫之一,捕食鳞翅目和鞘翅目等40多种农林害虫的成虫、蛹、 幼虫和卵,最喜欢捕食刺蛾科和金花虫科的害虫。对害虫种群数量增长有显著控制作用。应 用益蝽防治农林害虫,只要选择其生态环境适宜的场所,适期连续人工释放2~3年,即可在 释放区形成较稳定的定殖种群并逐渐向其四周扩散,达到可持续控制多种害虫的目的。益 蝽应用于防治农林害虫不仅效果显著持久,而且能够大量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既保护农林 生态环境,也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发展方向。益蝽有一个象注射器一样的口器,当捕杀昆虫时 ,将口器刺入对方体内,口器中的 一支管道注入使对方瘫痪的麻醉液,另一管道便吸吮对方的体液。不论是凶悍的松毛虫 ,还 是遍身毒毛的刺蛾一遇益蝽便束手待毙,益蝽的扑食量很大,一只二龄幼虫可日食杨扇舟 蛾卵十五粒,一只成虫可日食松毛虫十五条,食量大过体重数倍。由于益蝽的上述优点,作 为新的生物治理关注昆虫,益蝽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为实现益蝽等天敌昆虫的规模 化饲养,就需要人工饲养一种适合天敌昆虫猎食的猎食昆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粘虫人工智能化养殖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粘虫人工智能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环节卵块收集及幼虫孵化,将粘虫产的卵块收集放入能封口的塑料袋,并在塑料袋内放 置吸附有蜂蜜水的棉花;将内装粘虫卵块和棉花的塑料袋放入人工气候箱孵化;人工气候 箱温度设置为25-27℃、湿度RH60%、光照为晚上7-8h、白天15-17h,每天上午9-11点对袋内 棉花块添加蜂蜜水一次,约8-12天卵块孵化出1龄若虫; 1-3龄幼虫饲养;1-2龄期间在智能气候室内饲养,设置温度26℃、湿度RH60%;将孵 化的1龄若虫放入内装人工饲料的饲养盒饲养至进入3龄期;C、3-5龄幼虫饲养,在智能气候室内饲养的粘虫进入3龄期后,将3龄幼虫转移至饲养笼 内饲养,饲养笼放置区域平均温度25-27℃、湿度RH60% ;在智能气候室内设有多个传感器,其接收环境数据后经整理根据内置的程序或者接收外部控制程序生成控制指令,并 将控制指令发送到联网执行设备,控制联网执行设备的动作;所述通信系统为数据处理模块与外部网络间搭建网络通道,所述天线用于在NFC终端靠近所述联网执行设备时,基于NFC通信协议将所述跳转信息发送至NFC终端,以指示NFC终端根据所述跳转信息跳转至指定界面,使数据处理模块与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公 共网络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过通信系统与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信息交互,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显示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根据申请人多次试验得出:使用人工饲料进 行智能化饲养,技术操作简单,废料清理快,与青饲料饲养相比较,节约原料成本30%以上, 节约人工成本80%以上,饲养获得的粘虫蛹大小基本一致,完全能够实现粘虫饲养智能化和 工厂化,幼虫成活率达90%以上;从粘虫3至5龄,幼虫成活率达90%以上;5龄期近6龄时将其单独 挑出待其化蛹,这样可提高化蛹率,进而提高产卵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粘虫人工智能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环节卵块收集及幼虫孵化,将粘虫产的卵块收集放入能封口的塑料袋,并在塑料袋内放 置吸附有蜂蜜水的棉花;将内装粘虫卵块和棉花的塑料袋放入人工气候箱孵化;人工气候 箱温度设置为25-27℃、湿度RH60%、光照为晚上7-8h、白天15-17h,每天上午9-11点对袋内 棉花块添加蜂蜜水一次,约8-12天卵块孵化出1龄若虫; 1-3龄幼虫饲养;1-2龄期间在智能气候室内饲养,设置温度26℃、湿度RH60%;将孵 化的1龄若虫放入内装人工饲料的饲养盒饲养至进入3龄期;C、3-5龄幼虫饲养,在智能气候室内饲养的粘虫进入3龄期后,将3龄幼虫转移至饲养笼 内饲养,饲养笼放置区域平均温度25-27℃、湿度RH60% ;在智能气候室内设有多个传感器,其接收环境数据后经整理根据内置的程序或者接收外部控制程序生成控制指令,并 将控制指令发送到联网执行设备,控制联网执行设备的动作;所述通信系统为数据处理模块与外部网络间搭建网络通道,所述天线用于在NFC终端靠近所述联网执行设备时,基于NFC通信协议将所述跳转信息发送至NFC终端,以指示NFC终端根据所述跳转信息跳转至指定界面,使数据处理模块与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公 共网络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过通信系统与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信息交互,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显示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裕亿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裕亿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5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蠋蝽的人工饲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诱导太平洋纺锤水蚤产休眠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