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5656.1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莫金鹏;张世兵;吴剑峰;李志强;朱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0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第一壳体,适于固定在一个电路板上;一个电连接部,包括:一个第一连接部和一个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适于电连接至一个配对连接器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第一壳体中,第二连接部适于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和一个第二壳体,适于容纳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一个大致矩形的顶壁;两个侧壁,在顶壁的相对两侧分别朝下延伸;和一个端壁,在顶壁的后端朝下延伸,在端壁与两个侧壁的结合部中分别形成两个切口,第二连接部的后部的两个拐角部分别至少部分地抵靠在两个切口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例如3C医疗设备、数据中心、服务器、交换器、扫描仪、数码相机、复印机等电子设备中,通常需要在印刷电路板(PCB)之类的电路板上安装有电连接器,以与连接有多个导线的配对连接器电连接,从而实现导线与电路板的电连接。
在配对连接器插入在电路板上安装的电连接器以与电连接器的电连接部配合连接时,容易推动电连接器的电连接部,导致配对连接器和电连接器之间以及电连接器和电路板之间形成不稳定的电连接。为了进一步将电连接器的电连接部固定在电路板上并且防止在配对连接器插入电连接器时推动电连接部,通常在电连接部的末端安装壳体,使得电连接部的末端抵靠壳体,从而电连接部不易被插入的配对连接器推动。
然而,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的壳体的结构复杂,在制作时通常使用激光焊接以提高壳体的强度,这导致电连接器的制作工艺复杂和制作成本提高。并且在长期使用时,配对连接器反复多次插入电连接器中,仍然存在壳体无法长期耐受电连接器的电连接部施加的应力而导致电连接部被推动的危险。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适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能够形成稳定的电连接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能够形成稳定的电连接的电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第一壳体,适于固定在一个电路板上;一个电连接部,包括:一个第一连接部和一个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适于电连接至一个配对连接器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第一壳体中,第二连接部适于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和一个第二壳体,适于容纳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一个大致矩形的顶壁;两个侧壁,在顶壁的相对两侧分别朝下延伸;和一个端壁,在顶壁的后端朝下延伸,在端壁与两个侧壁的结合部中分别形成两个切口,第二连接部的后部的两个拐角部分别至少部分地抵靠在两个切口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电连接部包括:一个支撑部,由绝缘材料制成;和多个连接端子,被支撑部支撑并且每个连接端子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连接部上,以电连接至配对连接器,每个连接端子的第二端位于第二连接部上,以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相应电触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每个切口形成为在端壁与侧壁的结合部的下端向上凹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切口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厚度方向上的深度为0.35毫米-0.45毫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端壁和两个侧壁一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二壳体还包括:两个焊接部,分别从两个侧壁向下延伸,以将所述第二壳体焊接到电路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二壳体还包括:两个固定臂,分别在顶壁的相对的两侧从顶壁向下延伸,以弹性地固定第二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二壳体还包括:两个容纳孔,在固定臂处从顶壁延伸到侧壁,以允许固定臂移动通过容纳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二连接部中形成固定槽,以允许两个固定臂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壳体上设有两个安装部,以将第一壳体固定到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5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