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塞尔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特性的仿真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5977.1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0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瑾;曾福江;梁晴晴;吴让仲;张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曹雄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塞尔高斯 光束 湍流 大气 传输 特性 仿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贝塞尔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特性仿真方法,包括模拟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其中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包含发射端、接收端及湍流大气信道,发射端发射贝塞尔高斯光束后,贝塞尔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信道中传输,接收端接收贝塞尔高斯光束,并输出接收的光斑,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获取贝塞尔高斯光束的波长λ,贝塞尔函数的阶数n,宽度参数aB,高斯源的束腰半径α0及聚焦参数F0,构建贝塞尔高斯光束模型,发射端发射贝塞尔高斯光束;
S2、根据湍流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判断湍流强度;当所述湍流为强湍流,当所述湍流为弱湍流;
S3、分别计算强湍流和弱湍流发射端上发射面的光强Is及接收端上的接收面的光强Ir,合成发射面的光斑和接收面的不存在光强起伏的点形成的光斑;
S4、计算对数光强起伏方差:当光强为弱湍流时,根据得到弱湍流的对数光强起伏方差;当光强为强湍流时,根据得到强湍流的对数光强起伏方差;其中k为波数,L为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传输距离;
S5、根据湍流的对数光强起伏方差,生成对应的服从均值为0,标准差为的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数Srand及Trand,其中随机数Srand和Trand分别表征湍流在空间和时间对光强的影响;
S6、将所述随机数Srand乘以接收端的接收面上每一点的光强Ir,再将得到的光强乘以随机数Trand,模拟贝塞尔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信道中传输,获得接收面上存在光强起伏的点在每个时刻的接收光强;
S7、根据获得的接收面上存在光强起伏的点在每个时刻的接收光强,合成得到接收面上的光强起伏点形成的光斑,并输出接收面上光强起伏点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光斑以及输出接收端中光电检测器的输入光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贝塞尔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特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贝塞尔高斯光束模型表达式为:
us(s,φs)=Jn(aBs)exp(-kαs2)exp(-jnφs),其中(s,φs)为极坐标,n为贝塞尔项中Jn的阶数,aB为宽度参数,k=2π/λ是波数,λ为波长,α0为高斯源的束腰半径,F0为聚焦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贝塞尔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特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发射面光强Is表达式为:
其中,为的共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贝塞尔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特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接收面光强Ir的计算表达式为:
其中,(r,φr)为点在接收面的极坐标,b=k/(2L),ρ0为球面波在湍流大气传播的相干长度,为折射率结构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59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