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两亲性发光分子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6321.1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艳;王艳慧;朱飞臻;崔庆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5/333 | 分类号: | C08G65/333;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浅黄色固体 丁二酸酐 发光分子 发光特性 干燥箱 聚醚胺 两亲性 摩尔比 十六胺 制备 诱导 恒温磁力搅拌 化学结构式 棕黄色固体 磁力搅拌 氮气氛围 目标产物 用溶剂 抽滤 加水 冷却 溶解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两亲性发光分子,化学结构式如下:。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在氮气氛围下,用溶剂将十六胺溶解,然后再加入丁二酸酐,恒温磁力搅拌至反应完全,所述十六胺和丁二酸酐的摩尔比为1:1~2;冷却后加水,抽滤得到白色固体;将得到的白色固体置于干燥箱中100℃干燥过夜,得到浅黄色固体;将得到的浅黄色固体与Jeffamine聚醚胺混合,磁力搅拌至反应完全,所述Jeffamine聚醚胺与浅黄色固体的摩尔比为1:2‑3;将反应产物置于干燥箱中100℃干燥过夜,得到棕黄色固体,即目标产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AIE)的两亲性发光分子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荧光发色团多为具有大共轭体系的刚性平面分子,在稀溶液中有很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但在聚集状态下荧光减弱甚至不发光,即聚集导致了荧光猝灭(aggregation caused quenching, ACQ)(Science, 1994, 265, 765; Nature, 1999,397, 121)。但在实际应用中,荧光材料往往需要制成固体或薄膜形式,荧光分子之间发生聚集是不可避免的。2001年Tang和他的共同工作者们报道了一种“非常规”的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现象:一些有机发色团在溶液状态不发光,但聚集后或固态中分子的荧光发射显著增强(Chem. Commun., 2001,1740)。具有AIE性质的化合物从根本上克服了聚集导致荧光猝灭的难题,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至今已开发出从蓝光到红光覆盖整个可见光波长范围的AIE体系, 并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效的发光器件、生物检测及化学生物传感器等众多领域(Chem. Commun., 2009, 4332; Chem. Soc. Rev.,2011, 40, 5361; Chem. Commun., 2011, 11273; J. Mater. Chem., 2012, 22, 8622;Chem. Commun., 2013, 2491; Chem. Soc. Rev., 2014, Doi: 10.1039/c4cs00325j; J.Am. Chem. Soc. 2013, 135, 4757; Nanoscale 2013, 5, 2065)。
然而,目前公开报道的AIE体系主要集中于具有共轭基团的有机小分子和有机聚合物(J. Mater. Chem. 2010, 20, 1858; Funct. Mater. 2013, 23, 2329; J. Am.Chem. Soc. 2013, 135, 4757; J. Mater. Chem. 2012, 22, 18505),对于生物应用来说这些含有大的共轭基团的分子存在水溶性差,具有较大的细胞毒性,易引起急性炎症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它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目前已有关于两亲性的AIE分子的研究和报道。在结构上,两亲性发光分子通常既含有疏水结构单元又含有亲水结构单元。因此,在水溶液中,两亲性发光分子通过自组装能够形成具有疏水核和亲水壳结构的纳米胶束(J. Phys. Chem. A, 2005, 109, 10418)。可应用于化学和生物方面,然而现有产品极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两亲性发光分子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两亲性发光分子,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如下:
。
一种上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两亲性发光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 在氮气氛围下,用溶剂将十六胺溶解,然后再加入丁二酸酐,恒温磁力搅拌至反应完全,所述十六胺和丁二酸酐的摩尔比为1:1~2;
b. 冷却后加水,抽滤得到白色固体;
c. 将得到的白色固体置于干燥箱中100℃干燥过夜,得到浅黄色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师范大学,未经辽宁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6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