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粉燃烧器的钝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7005.6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2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耿波;马鹏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科能燃烧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钝体 煤粉气流 煤粉 一次风通道 直径面 煤粉燃烧器 小直径面 第一层 分层 凹槽外缘 氮氧化物 横向放置 相邻凹槽 轴心径向 凹槽口 等分处 流通 圆台 相等 燃烧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粉燃烧器的钝体,所述钝体为横向放置的圆台,包括小直径面和大直径面,一次风通道中的煤粉气流经钝体小直径面流向大直径面,所述钝体的侧面为流线型;所述钝体的大直径面外缘还设有用以对煤粉气流进行分层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设于大直径面的等分处,所述相邻凹槽相对于钝体大直径面的轴心径向夹角相等;所述煤粉在一次风通道与钝体凹槽外缘之间流通形成第一层煤粉气流,所述煤粉在一次风通道内经由钝体小直径面向钝体大直径面的凹槽口流通形成第二层煤粉气流,所述第一层煤粉气流流量与第二层煤粉气流流量比例为3:2。本发明通过改变钝体的结构,使得煤粉出现明显的分层,有效降低煤粉燃烧所生成的氮氧化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的钝体。
背景技术
煤粉燃烧器,指能够让煤粉在短时间内充分燃烧,产生高温涡流的设备。根据用途,煤粉燃烧器分为:1、回转窑专用煤粉燃烧器;2、锅炉用煤粉燃烧器;3、沥青拌和站专用煤粉燃烧器。
目前煤粉燃烧器的钝体,结构较为简单,且煤粉和助燃风的混合较剧烈,导致煤粉迅速在过氧、高温的环境下燃烧,形成局部高温,进而产生大量快速型氮氧化物,严重影响环境。若额外增加烟气净化设备,则需要再投入一笔费用,并且产生额外的长期消耗,不利于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粉燃烧器的钝体,用于降低氮氧化物的产量,达到环保的要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粉燃烧器的钝体,固定安装于一次风通道内一次喷口中心处,所述钝体为横向放置的圆台,包括小直径面和大直径面,一次风通道中的煤粉气流经钝体小直径面流向大直径面,并在大直径面形成负压区,所述钝体的侧面为流线型;所述钝体的大直径面外缘还设有用以对煤粉气流进行分层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设于大直径面的等分处,所述相邻凹槽相对于钝体大直径面的轴心径向夹角相等;所述煤粉在一次风通道与钝体凹槽外缘之间流通形成第一层煤粉气流,所述煤粉在一次风通道内经由钝体小直径面向钝体大直径面的凹槽口流通形成第二层煤粉气流,所述第一层煤粉气流流量与第二层煤粉气流流量比例为3: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煤粉气流与第二层煤粉气流在同一截面处的夹角b为11°~15°。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宽度根据第一层煤粉气流流量与第二层煤粉气流流量比例为3:2来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向大直径面外侧横向延伸加厚,具有一定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于大直径面的六等分处。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风通道外侧还设有二次风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改变钝体的结构,使得煤粉出现明显的分层,有效降低煤粉燃烧所生成的氮氧化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煤粉燃烧器的钝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煤粉燃烧器的钝体的左视图。
其中:1-一次风通道,2-钝体,3-二次风通道,4-凹槽,21-小直径面,22-大直径面,41-第一层煤粉气流,42-第二层煤粉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科能燃烧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科能燃烧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7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煤粉燃烧器的钝体
- 下一篇:一种分级反旋气流促进液体燃料蒸发的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