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设备端口状态的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7313.9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8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增光;郭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B10/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设备 端口 状态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端口状态的检测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在预设的第一时长内对无源网络设备任一下联端口的尾纤进行拔插后,获取所述无源网络设备上联的有源网络设备在所述预设的第一时长内的告警信息;若判断获知所述告警信息为拔插下联该端口的尾纤所产生的告警信息,则获取所述告警信息对应的光网络终端,并将所述对应的光网络终端确定为该下联端口下联的光网络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端口状态的检测方法和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获得无源网络设备下联端口与光网络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网络设备端口状态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网络设备端口状态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整个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简称ODN)中,存在大量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的网络资源,而对于其中无法自动上报自身信息的资源,称为“哑资源”。
哑资源多为无源网络设备,不能通过网络设备自身采集、修改、监控信息等,且大量存在于地下和野外环境中,信息采集困难。目前,哑资源管理主要靠人工完成,效率和准确性都比较低。哑资源的现场装维、跳接均通过手工完成,由于装维人员的频繁变动和自身素质问题,会出现跳接混乱、标记混乱或者无标记、管理困难甚至资源丢失的问题。传统操作模式是通过资源清查、整理保证资源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度,但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大,这项工作变得日益艰难甚至不可行。
电信宽带哑资源中,常见的一种资源为分光器。分光器(Optical splitter),又称为光分路器,是一种无源器件,不需要外部能量,只要有输入光即可。分光器通常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的光纤汇接器件,常用于光信号的耦合、分支和分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分光器作为信令监测的专用探针,主要实现原始信令数据采集。分光器配合信令分析系统,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深度故障定位,为网络维护人员、市场开发人员、客户提供有力支撑并通过多种维度的指标统计分析报表,实现网络与业务质量的评估,提高服务质量。
网络资源清查时,需要确定网络设备的各端口的占用状态以及与光网络终端的对应关系。由于无源网络设备不可通过网络进行维护管理,导致端口占用情况不能被采集。例如,清查宽带网络资源时,需要确定分光器端口与用户的宽带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但由于分光器不可通过网络进行维护管理,导致端口占用情况不能被采集,宽带维护人员不能准确得知接入分光器每个端口的光猫等光网络终端,因而也不能确定分光器每个端口承载的网络资源,即用户的宽带账号。
现有技术是网络维护人员通过入户访谈、维护人员记忆、现场标签等方法获取分光器端口与宽带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方式存在效率低、准确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端口状态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端口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
在预设的第一时长内对无源网络设备任一下联端口的尾纤进行拔插后,获取所述无源网络设备上联的有源网络设备在所述预设的第一时长内的告警信息;
若判断获知所述告警信息为拔插下联该端口的尾纤所产生的告警信息,则获取所述告警信息对应的光网络终端,并将所述对应的光网络终端确定为该下联端口下联的光网络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端口状态的检测系统,包括:
告警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的第一时长内对无源网络设备任一下联端口的尾纤进行拔插后,在获取所述无源网络设备上联的有源网络设备所述预设的第一时长内的告警信息;
终端确定模块,用于若判断获知所述告警信息为拔插该下联端口的尾纤所产生的告警信息,则获取所述告警信息对应的光网络终端,并将所述对应的光网络终端确定为该下联端口下联的光网络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7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